小米明星产品的底层逻辑清单( 六 )

需求和体验这两个概念,有些人没有分清。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女朋友现在很饿,你们找了个餐厅吃饭,吃饱肚子就叫需求。什么叫体验呢?体验就是这个饭很好吃,这就变成体验了。

任何的to C产品谈体验,其实都有个潜台词,即产品要满足你的基本刚性需求,抛开需求谈体验没有意义。

消费者说这个产品体验好,是因为它能满足用户的基本刚性需求,体验是一个增量性的需求。

对to C的产品,需求是隐性的,体验是显性的。但是对于to B的产品,需求就变成了显性的,体验就变成了相对不那么重要的环节。

对于to C产品,刚性需求是必须满足的,刚性需求一定是第一位,体验是第二位,这就便于我们做出功能优先级的判断。

举个例子,空气净化器要有效的过滤PM2.5,这叫刚性需求。体验是什么?噪音大不大,设计好不好看,能不能实时看到屏幕里面显示的PM2.5的指数,这算体验。

产品的使用场景可以唤醒用户对需求认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