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拼多多的“超预期”,得用道家这套方法论( 六 )

那些因为界面样式而评论拼多多很像“农贸市场”的贬损说法,换个角度看其实也是没错的——只是没理解它的本质,它要的就是将线下市场的生活气息复制到线上,进而在无意识层面主导人们的消费。

用户增量便从这里爆发,拼多多于下沉市场一骑绝尘:Quest Mobile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拼多多下沉市场用户同比净增7220万,高于电商行业约7000万的整体净增规模。

这正是拼多多在“明道”上的成功之处:对用户诉诸情感。这样的方法论,也使得其在对一二线城市用户的改造与引导上无往不利。

数据显示,今年6月,拼多多平台上有70%的农产品购买来自一二线城市。对于这一现象,有观点认为,是因为消费下行,使得城里人越来越关注价格。

这可能是原因之一,但并不是全部。

价格因素之外,拼多多锚定的,其实是中产人群对于绿色食品以及公益事业的固有情结与情感。

中国有句老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就说明,自古至今,中国人对于食品的原产地文化有着充分的认知。拼多多正是基于这样的感情归属需求,大量打造原产地文化,建立农产品基地,正在迎合了城里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定意义上也算是消费升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