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将在北京推行有桩模式,单车之局未终结( 十 )

两轮出行的新战场

“他们几个创始人如果再走一遍这条路,可能还是今天的样子,如果没有他们几个人去做这个事情,也一定会出现共享单车,但未见得会比他们做得更好,这是一个时代的民众素质,做事风格和商业机器博弈的必然结果。”一位单车领域投资人对《深网》表示。

关于单车的探讨层出不穷,ofo和摩拜之于今天的意义不止是烧掉几十亿美元后的存在,资本盛宴之后,创业者们对未来出路也有了冷静的思考。

电单车的出现被视为共享单车下一阶段差异化竞争的延续,但是由于政策的不鼓励,创业者们选择了低调的方式推进,讳莫如深。

“电单车满足人们更长距离的出行,沿用了共享单车的运营经验,比单车更为规范。”一位滴滴员工对《深网》表示,“行业和资本市场也都比较冷静,大家都不愿多花钱砸市场,而是想回到生意的本质——挣钱。”

2017年,多部委发文联合声明不鼓励发展共享电单车的举措令电单车势力望而却步,一年后的新国标出现又开始让这个业务开始升温。新政策的规定,未来超过90%的电动车将被划归为电动摩托车,需要按照机动车进行管理。这意味着市场近九成的超标电动车和不合规企业将被淘汰,为共享电单车创造了利好条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