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高建平退休:主政兴业银行19年 从“同业之王”到“商行+投行”( 五 )

兴业银行的同业模式在2014年~2015年达到巅峰状态,总资产远超“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然而,随着去杠杆要求,自2014年开始,监管层加大对银行业的监管,尤其是同业业务的管控,兴业银行不得不主动减少同业业务,以符合监管要求。

自2015年~2018年的4年间,“同业之王”的资产负债表几乎变了一轮,极大的冲击了兴业银行的利润表现,更为重要的是,未来新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哪里?

在高建平的带领下,2014年,兴业银行开始提出“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的发展思路,之后逐步成熟为“商行+投行”战略模式,并在2017年~2018年逐步被市场所周知。

为了践行投行化思维,兴业银行的内部构架也大幅调整,从2017年初开始的条线化改革将兴业银行原有的三大条线部门(零售金融总部、企业金融总部、金融市场总部)直接调整为四大虚拟总部和部门群组,即企业金融、零售金融、同业金融、投行与金融市场四个总部,每个总部由一位总行领导分管,并按照客户条线和产品条线进行分离,业务逻辑更加清晰。

兴业银行“投行化”一个典型的体现是债券承销,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8月23日,兴业银行承销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486只,金额3013.65亿元,成为年内首家突破3000亿元的主承销商,承销金额及只数均位列市场首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