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谈“双降”:降准可期 但并不制约后续降息

“货币+财政”政策加码,“双降”也许并不遥远

来源:明晰笔谈

文丨明明债券研究团队

报告要点

结合国常会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表述,我们认为降准可期,但并不制约后续降息,“双降”有可能;年内积极财政的托底作用会有所提升,但力度不会过猛。专项债四季度有部分额度提前发行也不必过于担忧,首先额度没有新增,其次对年内基建的拉动作用有限。我们维持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中枢维持在2.8%-3.2%区间的判断,收益率将向2.8%-3.0%下限靠近。

降准预计将短期落地。一方面,降低实际利率水平是今年以来的重点工作,降低实际利率水平仍然要落实到引导LPR下行上,降准以降低资金成本有助于LPR下行。另一方面,专项债若增加发行,降准可释放资金承接。往后看,定向支持小微企业目标仍在,定向降准仍然较大概率再次出现,而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也有助于LPR报价下行,我们认为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可能组合出现。

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重申9月降息观点。从2018年以来的降准政策实际上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在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不畅,要通过引导LPR下行来降低实际利率水平,而LPR下行的空间仍然需要降息等落地才能打开。同时,美联储再次降息在望、国内通胀压力阶段性回落,国内降息空间也将打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