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谈“双降”:降准可期 但并不制约后续降息( 五 )

机构谈“双降”:降准可期 但并不制约后续降息

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也有助于LPR报价下行。新LPR机制引入了中小银行报价机制,报价行由原先的10家全国性商业银行扩展到18家,其中不乏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等中小银行。一般而言,中小银行的资金成本和风险溢价均高于大型银行,在定价行中加入中小银行或将推高LPR的平均值,基于此,对中小银行实施定向降准也有望降低中小银行的资金成本,并拉低LPR的算术平均值并降低实际贷款利率。

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可能组合出现。本次会议是近年来首次提出要以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方式降成本的,在监管层面“封堵”住房地产融资后,全面降准和不搞大水漫灌的制约也弱化了。另一方面,从本次会议的表述来看,“将资金更多用于普惠金融”的表述不同于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释放的资金全部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的要求,可能也意味着本次会议强调的降准可能以全面降准+三档两优框架下的定向降准组合的方式推出。而“预调微调”、“及时运用”都意味着降准政策可能会在9月份快速推出,这也符合2017年以来国常会定调到央行快速推出具体降准政策的惯例(2017年9月28日国常会定调降准,9月30日央行宣布普惠金融降准;2018年6月20日国常会提出定向降准,6月24日央行宣布定向降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