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行业鼻祖,最大的催账团队( 六 )

融资渠道上,捷信也采用了一套“资金运用+信用担保”的模式,通过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民生银行等中国金融机构合作来规避监管风险。

捷信在中国注册的担保公司,为中国对外经贸信托有限公司这样的合作伙伴提供担保,承担这笔信托的营销、审核、催收工作。 换言之,有资质的合作伙伴在放贷,而捷信以“为贷款提供担保”的形式介入,扮演服务商的角色。

这套模式深刻影响了中国消费金融行业,由此衍生出一种全新的业务模式——助贷。2013年涌现了一大批互联网放贷平台,都是模仿捷信以担保的名义为放贷机构提供服务外包。

直到2017年年底监管层整治现金贷,这种助贷业务才被叫停。从此,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贷款业务,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

2010年底,捷信消费金融成为最后一家获得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正式获得放贷资格。不过,试点业务范围仅仅在天津,其他城市继续沿用助贷模式,直到2014年银监会放宽了地区限制,捷信才拥有了在全国范围内放贷的资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