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行业鼻祖,最大的催账团队( 八 )

与此同时,员工规模也完全不在同一个数量级,当时捷信的员工已经达到15000人,而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团队规模远小于此,例如当时中银消费公司员工数仅达到一百多人。

放长线钓大鱼

2014年后,消金行业出现井喷,捷信才遭遇了真正的对手。

这群后起之秀,无一例外都在模仿捷信。菲利普·克拉托奇威尔2016年在深圳创办的小牛分期也是模仿者之一,股东要求他“造一个和捷信差不多的公司”。

上自CEO下至销售员,捷信成了各大公司的挖角对象,因此被称为消金行业的黄埔军校。2014年获得消金牌照的马上金融,也挖来了捷信前总经理Tomas Skoumal担任CEO。

2017年,行业竞争最激烈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消金公司都在尝试模仿捷信的线下模式,深圳手机店里经常能看到三种以上的消金公司制服。

菲利普·克拉托奇威尔坦言在小牛分期时,网易和京东金融、宜信都曾和他有过接触,“他们想要和我合作,尽管他们线上已经很强了,但是仍渴望能覆盖线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