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泰:我所经历的国企改革 要政策不要钱挽救了二汽

科技频道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专访丨陈清泰:我所经历的国企改革

我们当时面临着严峻选择:在公有制、国有经济的框架内,如果能找到与市场经济对接的实现形式,培育出千万个独立的市场主体,就可以顺利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在中国国企改革的每个重要节点,几乎都有陈清泰的身影。

1962年,陈清泰从清华大学动力系汽车专业毕业,留校任教。辗转8年后,陈清泰进入第二汽车制造厂,实现了幼年的“汽车梦”,并由此投入到企业实践和国企改革的大潮中。

据其自述,“离开学校后,我的职业生涯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段在国企,一段在政府。无论在哪个阶段,主要工作基本都是围绕企业与企业改革来进行的。可以说,国企改革之路也是我大部分的人生之路。”

在4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陈清泰亲历了二汽从承包制到公司制的改革,参与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相关条文,还亲历了“优化资本结构”、“抓大放小”、“三年脱困”等重要政策的制定起草与实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