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泰:我所经历的国企改革 要政策不要钱挽救了二汽(12)

“放小”与其他政策措施配合,到上世纪末国有经济从中小企业基本退出、从轻工纺织行业退出,向能源原材料、基础产业基础制造业集中,完成了一轮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也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留出了空间。

陈清泰:我所经历的国企改革 要政策不要钱挽救了二汽

1994年,陈清泰(右三)到企业调研。受访者供图

从管企业到管资本

公有制、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能不能结合,如何结合?这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建立的根本问题,这项改革至今还在继续。

破解这一历史难题有三个关键点,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企通过公司制改制,转为混合所有制公司,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企分开,在国有经济范畴构造出千万个独立的市场主体。二是与时俱进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功能,由赋予国有企业较多政策性功能,转向主要获取投资收益,确保国有经济有效发挥作用,不冲击市场、不对非公经济产生挤出效应。三是改革国有资产实现形式,由实物形态的企业,转制为价值形态的资本,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实现政资分开,保障政府站到超脱地位,公平对待各类企,保障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