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泰:我所经历的国企改革 要政策不要钱挽救了二汽( 八 )

陈清泰:我所经历的国企改革 要政策不要钱挽救了二汽

东风-雪铁龙签字。受访者供图

兼并破产与下岗分流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由短缺转向过剩,轻工纺织、基础制造等行业企业亏损大幅增长。到1996年,国有企业的亏损面已经达到40%左右,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80%、90%,有的甚至超过100%。

严峻的情况使我们清醒地看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必须进行一次重大调整——由搞好搞活每一家国有企业,转变为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也就是通过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搞好大的、放活小的,择优扶强、优胜劣汰。

当时主管国企改革的国务院副总理跟我们说,对于有前景的企业开工不足,不能养人,那就减员增效、给以生息的机会。对于没有前景的企业宁肯政府出钱帮助失业的职工,绝不挽救没有希望的企业,出路就是重组、关闭、直至破产。这个话说起来容易,但之后政府会面对太大的压力。按当时的估计,需要兼并重组关闭破产的企业上万家,涉及人员上千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