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泉州从工业基础“一穷二白”迈向制造业大市( 七 )

抓政企互动,着力“三个关键”。政企互动是泉州营商环境独具特色的一环。为正确处理好服务和引导关系,泉州具体从三方面入手:实业导向造环境。正确处理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从过去的先产业后城市,到产业升级、城市先升级,再到当前的“房住不炒”、产城人融合。近年来,泉州主要从过去提供土地、用工、资金等传统要素,转向更多提供高端要素、城市环境和全方位服务,包括教育、医疗、社区等生活服务配套。尤其是大力推动产业工人本地化、实施人才“港湾计划”,较早推行“居住证”制度,还采取了稳控房价8年规划、教育医疗资源提质扩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改革等一系列措施。这些让不同层次人才都能各得其所、安居乐业,有利于整体降低制造业的用工成本、创新成本。踩准节拍促转型。从过去抓质量、创品牌、促上市,到前几年的机器换工,都是抓住转型阶段特征,因势利导,一波一波推动升级。刚才讲的“三个赋能”,党委政府不仅是号召,还通过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提供要素、牵线搭桥等,支持龙头企业先示范,再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既亲又清优服务。一方面是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主要是压缩自由裁量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让企业“谁来办事都一样”。另一方面,联系企业“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在泉州有一种很好的氛围,企业家有什么战略经营的事,都会主动与党委政府沟通。党政干部大胆与企业家交朋友,出于公心,敢于担当,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难点、堵点、痛点。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泉州将把帮助企业应对当前挑战,特别是落实好“六稳”措施,作为查问题、办实事、解难题的重要内容,继续服务好民营企业,把实体经济作为泉州的根基引导好、发展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