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泉州从工业基础“一穷二白”迈向制造业大市( 六 )

产品赋能,通过融入新技术新材料,薯片芯片都有高科技。有企业家形象地说,无论是薯片,还是纸片、鞋片、布片,只要科技赋能,就有核心竞争力。目前,传统产业衍生出超千亿元的高新产值,比如,石墨烯新材料广泛渗透到纺织面料、鞋材、涂料、光伏等领域,产品的性能和品质大幅提升。在这一轮科技赋能中,泉州大力培育一批专注制造业的本土科技小巨人,此类规模以上企业有100多家,产值保持两位数高增长,再过几年就可成为泉州制造的中坚力量。

平台赋能,通过工业互联网,从传统集群到现代生态圈。过去,主要是地理空间集聚。产业集群联接主要靠专业市场,以纺织鞋服为例,一双鞋、一件服装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都可以在泉州市域内完成,这就是泉州传统产业的突出竞争优势。现在,虚拟空间集聚正在形成。形象地说,过去是“千军万马跑供销”,现在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可以做到“千企万商网相连”。近年来,福建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泉州以供应链为纽带,鼓励“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进平台”,支持企业“生产设备上云”和“管理流程上云”,以此牵动生产标准、管理模式变革。大力扶持原辅材料交易与金融服务、第三方与第四方物流、检验检测和工业设计等新业态,涌现出20多家平台企业。比如,一品嘉平台,有注册企业6000家,年交易额50多亿元,企业采购成本降低2-3%,交货天数缩短5天。还有,海丝泛家居,整合了厨卫、石材、陶瓷、家私、安防、装潢设计等众多行业,跨界联合开拓海丝沿线市场,形成“一站式”装修生态圈。在生产智能化、服务制造融合中,沉淀了大量数据,像一座富矿。在产业数字化中,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探索制造业城市发展数字经济的路径,争取走在工业4.0时代的前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