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也有了,直播也有了,音频行业为什么还是这么难

长跑近十年后,音频行业在2019年看似迎来了收割季。

近期,懒人听书完成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二十亿元;荔枝(原名为荔枝FM)被传在今年内完成赴美上市;喜马拉雅被传明年上市,IPO金额为5亿美元-10亿美元……

但实际上,从2015年至今,喜马拉雅被上市的次数已经太多了,最后都是以“尚未有明确上市计划”而收尾。只不过今年喜马拉雅的动作颇多,今年5月,喜马拉雅的12名董事退出股东行列,仅剩喜马拉雅联合创始人兼联席CEO余建军一人,这被市场看作为IPO搭建VIE架构。

音频行业真的站上舞台中央了吗?恐怕未必如此,和视频行业一样,音频行业也面临着版权价格高企、变现难的困境,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国内音频市场尚未跑出一个上市公司,音频生意怕是没有想象的好做。

一位业内人士在谈到音频经济变现时对36氪说道,“这并不是一个好做的生意,产业链太长,赚钱的周期太长,过于依赖上下游,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变现。”

转型求生存

从PC到移动,从传统广播到移动音频,在互联网发展的浪潮中,音频行业并没有错失过什么机会,反倒是迅速完成了传统电台的互联网化,抢占移动音频市场、汇聚海量资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