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革命”,短视频网红大爆炸(13)

品牌的上下选择

互联网时代的人气、影响力、转化率皆可量化为数字,冰冷的数据拉近了网红与艺人的地位差距。而用户喜好与媒介环境愈加分散,网红设定好的人设使品牌选择投放标签、圈层的过程更加便利精准。

品牌方不仅要精打细算艺人与网红的投放比例,争取每一分花出去的钱都能为KPI的达成做贡献,还要在下沉中寻找新流量和概念,私域流量、KOC......什么词都在今年冒了出来。

“对于品牌方来说,找明星进行品牌类广告投放(如形象代言人)依然是惯例,而找网红则更多的是进行效果广告投放(带货走量)和品牌曝光。”一家公司的品宣经理肖福对钛媒体表示。

现在大多数品牌方都会选择“艺人+网红”这样的组合来做活动,一部分广告预算给了“品牌类”(Marketing),另一部分给了“效果类”(Selling)。

艺人团队考虑的因素太多,普遍报价高且易变,真假莫测的数据让品牌方感到头疼,“请艺人比较麻烦,报价很不固定,一般半个月左右可能就更新了。而且艺人的身份摆在那里,再不红他的报价也不会多低,最近我们有个联合营销就打算只投放网红了。”品宣经理肖福到现在都记得王俊凯的表单报价高到吓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