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革命”,短视频网红大爆炸 | 钛媒体封面·九月刊(12)

网络的另一端是,网络红人们被资本慢慢挖掘成一个有体系、规则与影响力的产业,签公司、接受培训、接广告......部分头部主播还试图挤进娱乐圈,出唱片、演戏拍剧,试图完成“小鲜肉们”都难以成功的事——用硬实力作品证明自己。

上个月,《上海堡垒》的坍塌似乎宣告了流量偶像时代的终结,但钛媒体与一些品宣人士谈到这件事,他们并没有太大感触,“对品牌方来说,只有流量。我们找他们又不求贡献几个亿的票房,只看他们适不适合品牌的年龄层和品调。”一切还是这么直白又简单,网红连品牌挚友的身份都不可能获得,更别提品牌代言人或品牌形象大使了。

品牌的上下选择

互联网时代的人气、影响力、转化率皆可量化为数字,冰冷的数据拉近了网红与艺人的地位差距。而用户喜好与媒介环境愈加分散,网红设定好的人设使品牌选择投放标签、圈层的过程更加便利精准。

品牌方不仅要精打细算艺人与网红的投放比例,争取每一分花出去的钱都能为KPI的达成做贡献,还要在下沉中寻找新流量和概念,私域流量、KOC......什么词都在今年冒了出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