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关于平台经济的若干思考( 三 )

思考二:

如何深刻理解平台经济的实质?

目前,关于平台经济的理解主要聚焦于两方面,即平台经济的经济属性和技术属性。前者多以“双边市场”理论为基础,关注平台经济的网络效应、需求方规模效应等不同于传统经济形式的属性;后者则更强调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条件对平台经济的驱动和支撑作用,关注其开放性、跨界性等特征。

其实,“平台”并非新生事物。古老的集市、现代的商场都是我们熟悉的平台。但只有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之后,作为生产力组织方式的平台经济才应运而生。这是因为“连接一切”的互联网实现了广泛、及时、大规模、低成本的信息交互,为解决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而平台经济的意义正在于此。随着网络通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平台得以搭建更加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实现更大规模的信息交互和更加精准的信息匹配,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资源配置和价值交换,提升经济运行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平台经济就是信息经济,平台企业提供的服务本质上都是信息服务。也正因如此,平台思维和平台模式才越来越广泛地进入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重塑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