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网约车“限电”渐成势 司机和金融机构赌未来( 三 )

“女儿去年高考时,我想着每天就跑8个小时,多陪陪孩子,后来却发现事与愿违。”柳师傅告诉懂懂笔记,上路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尽管纯电动汽车充电成本低,但充电站的区域配置却让他“不省心”。

“充电点很不完善,市区稍微好些,5公里内能够找到多家电站。但在坪山、龙华、龙岗一带可就难找了。”他表示,即便到达充电站,也经常需要排队30分钟以上,“有些电动货车充电很久,充完电还迟迟不挪车,特别耽误时间。”

加上充电的耗时,柳师傅每天待在电站里的时间往往要超过2小时,这也影响到了他的运营收入。最让他烦恼的是,充电站收费有峰谷变化,高峰时电费多在1.6元/度,部分电站高达2.2元/度,而低谷时却只需0.8元/度。

“以充满我这台车为例,谷时充电比峰时能便宜二十七八块钱,这可不是小数儿。”他无奈表示,低谷时虽然价格便宜,但是时间段很难受:大多是7时至9时、11时至14时,以及17时至19时。

这些时段充电便宜,但却是用户叫车的高峰期。如果为了降低充电费用,就要牺牲接单的机会;如果为了多接单就要面临之后的高峰电价和排队,“这还真是两难问题。你看,现在过了两点客单少些了,大家都来等着充电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