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网约车“限电”渐成势 司机和金融机构赌未来( 六 )

据他透露,身边几乎所有通过“以租代购”方式拿到具备营运资质的电动网约车司机,几乎都是这么拼。大家为的就是赶在三年内还清汽车的贷款,最终实现“订单自由”。

“你看看,那边停着的EU5、帝豪、纯电轩逸,应该都是以租代购的。”在一个红绿灯路口,李师傅指着旁边的几辆网约车表示,此前他本想在一些4S店多看看纯电动汽车产品,然后自行贷款买,但是发现适合跑网约车的车型都被汽车金融企业“包”了。

最夸张的是,日产轩逸纯电动的版本刚刚上市未满半月,所有的库存就已经被汽车金融机构“包圆”。据他回忆,甚至有两家机构很嚣张地告诉他,在全广州的4S店绝对拿不到这款车的现货。

“谁让咱没本金呢,每天辛辛苦苦跑十几个小时,都是为这些金融公司打工,真太黑了。”李师傅透露,有同行告诉他网约车以租代购的形式很早就有了,但在纯电动汽车爆发后却成了主流。

尤其是在部分一线城市限牌、要求网约车具备营运资质之后,这些金融机构更是将以租代购作为重点业务,“拿到车之后,这些机构还会巧立名目新增收费来讹你,什么平台管理费,运营维护费啊,没完没了,现在据说新增网约车必须纯电了,那这些机构还不得乐上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