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调架构这一年:PCG内部重新整合 微视何去何从?( 七 )

当时企鹅号向新京报独家回应称,没有减少补贴额度,已按照实际达标与机构进行了结算,并详细解释了定级规则。微视还称,将严厉打击“做数据”。不少MCN机构对微视回应不满,认为微视暗讽MCN机构做“假数据”,后来有达人、MCN机构到微视在北京的办公地“讨薪”。

夏练认为,上述事件暴露了企鹅号在运营上的弱点,导致大量有潜力的达人直接离场。夏练的质疑,也是微视和企鹅号的矛盾点,此前作为内容中台的企鹅号更多负责内容的引入、商务、结算等,具体内容的策划、推荐由各个平台的运营团队完成。“我们找回来的人,企鹅号未必愿意签,因为你要向它证明你的眼光是很复杂的一个事情。”一位微视运营团队的人说。

夏练还认为,微视的运营方式缺乏趣味,被给予的权限也有限,但对视频的细枝末节却有诸多要求,“比如一定要竖屏的,快手风格的不要”,“整体感觉就是在完成KPI,但对内容是否有趣,平台好不好并不那么关注。”

腾讯是否只擅长做流量型产品,而不擅长做短视频、直播类的重运营的生态型成品?“腾讯是坐商,不是行商,是做一个产品,然后用渠道推广,让海量用户来用,这是产品经理文化,而不是运营文化,而信息流、短视频都是强运营的”,腾讯原OMG事业群中层李慧(化名)告诉新京报采访人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