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最幸福的事就是泡在田里( 四 )

说起来有些轻描淡写,但这水稻的“一妻一夫制”,来的却异常惊心动魄。

三系法成功后,人们对两系法充满了期待。不过,这项研究之初,人们对这位“母亲”的育性转换习性尚未“摸熟”,以至于1989年,我国盛夏一场罕见的低温,让科研人员大大地吃了一惊。

低温中,“母亲”开始“心绪不宁”,在不育系和保持系角色间异常切换,导致当年全国两系法制种大面积失败。

就在多数人要放弃这项“不靠谱”的研究之时,袁隆平和协作组重要成员顶着巨大的压力,寻找原因,调整选育不育系技术策略,最终发现了导致雄性不育的“临界温度点”,解决了不育系繁殖过程中的临界温度“漂移”等问题。

“我总结自己走过的科研道路,首先搞科研的大方向要对。其次,搞科研要学会在此路不通时,换一条路走。”袁隆平如是说。

“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要继续努力”

“颁奖,习总书记跟您说了什么?”采访人员问。

袁隆平答:“总书记问我有什么新进展,我跟他说,超级稻正在向亩产1200公斤冲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