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零售在中国的至暗时刻( 七 )

目前,麦德龙中国有40%的销售额都来自to B端。“麦德龙to B业务占比非常高,正是这一业务为我们在中国市场起到了决定性的稳定作用。”康德曾经对媒体这么说。

但是,从今天的视角看来,麦德龙自身以to B为主导的业务形态和自身基因,与O2O的灵活性本来就有着天然的矛盾,正因此,国内发展O2O比较好的公司,大多也集中在to C领域,这也意味着,麦德龙没能充分分享最近十年来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红利。

一开始直接就将2C的消费者拒之门外,即使后期麦德龙还是开放了个人会员业务,也未能起势。

有趣的还有一些细节——作为一家会员制的卖场,麦德龙的准入条件相对也“苛刻”了许多。知乎上就有用户抱怨说,麦德龙曾秉持的是高傲且毫无意义的准入模式。比如很早之前,麦德龙的会员卡需要营业执照副本/ 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加盖公司公章)、办卡人身份证(原件)、介绍信(原件)等繁琐的证明原件和各种手续。

麦德龙还一度禁止1.2米以下的儿童进入卖场,给出的理由是大型仓储式商场有叉车作业,容易伤到儿童。这无疑就是变相将以家庭为单位的用户拒之门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