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点评——严监管推动资管行业加快转型,实体经济受影响有限

来源:CITICS债券研究

文丨明明债券研究团队

10月12日,央行官网发布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认定规则》),就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认定制定规则。《认定规则》作为《资管新规》的配套措施,明确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范围、应符合的条件,同时阐明之前部分属性较为模糊的业界所谓的“非非标”亦属非标,此外还做出了过渡期安排,以保证政策的平稳推行。

《认定规则》与《资管新规》系列文件一脉相承

《认定规则》是《资管新规》的配套措施。《资管新规》中要求,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应符合五个条件,即等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以及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同时,《资管新规》中提及,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具体认定规则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另行制定。此次《认定规则》的出台即为《资管新规》对标准化债券认定条件的进一步完善。除了进一步详细阐述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认定条件外,《认定规则》还明确提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