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点评——严监管推动资管行业加快转型,实体经济受影响有限( 五 )

作为主要非标通道的信托将受到影响,严监管推动信托加快转型。非标的业务过程中包括资金方、资产方、通道和业务模式这几个要素,其中非标的资金方包括银行理财、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信托计划等资产管理产品,资产方则主要是投放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过剩产能领域等,在明确非标的资金方和资产方之后,非标要落实到的资金方主要形式包括信托贷款、委托贷款/财产收益权受让、明股实债等。目前,出于规避监管的目的,信托仍是主要的非标通道。结合8月20日《证券日报》报道北京、上海等地多家信托公司被地方银保监局要求暂停通道业务,而回归本源的信托项目(主要包括标准资产证券化项目)不受上述限制,可以看出政策也在逐渐引导信托的投资方向,促进信托回归本源,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管理,从资金信托回归财产信托。信托协助非标投放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严监管将有效推动信托加快转型。

《认定规则》对实体经济影响相对有限

《认定规则》可能会影响到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在各类资金投向中,盈利能力强的房地产和对利率不敏感的地方投融资平台具有更强的承载非标的能力。以信托资金为例,截止到2019年第2季度,资金信托投向基础产业的余额占比为15.19%,投向房地产的余额占比为15.38%。从新增信托项目金额来看,2019年第2季度新增信托项目金额的累计值中,基础产业占比约为10.00%,房地产占比约为20.92%。总体看,信托资金存量和增量均有约30%左右的比例投向基础产业和房地产。可见此次监管细化很可能将会对房地产企业和地方投融资平台产生一定影响,这些融资方通过非标途径所获得的资金或将有所减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