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打群架”的轻食行业,迎来死亡高发期( 五 )

成长中的“不可抗力”

无论是奶茶还是咖啡 , 各自的头部品牌对消费者而言都是如数家珍 。 而反观轻食市场 , 不仅没有诞生经典头部品牌 , 那些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在历经辉煌后 , 如今却挣扎在生死边缘 。

2016年12月 , 创立三年 , 日订单稳定的“沙拉日记”在公众号文章中宣布停业 。 从某种层面来看 , 沙拉日记是整个轻食行业的现实代表 , 用一句话可以概括“起于理想 , 长于风口 , 死于强盛 。 ”

在收获初期红利后 , 沙拉日记曾提出这样的发展理论:“要么做大做强 , 要么死路一条” 。 于是 , 2个人的团队逐渐壮大 , 为了更好运营 , 招聘新媒体编辑、客服与后厨人员;前期30平的小厨房已经开发殆尽 , 租下更大的店面;为了保证沙拉的新鲜度、口感并提高制作效率 , 重金添置大量的厨房设备 。

然而 , 一系列扩张手段却成了“压死骆驼的稻草” , 值得一提的是 , 沙拉日记在停业时的订单量依然十分可观 。 然而 , 这正是最可悲的 , 据创始人“番茄妹”表示:有单量 , 没利润 , 我们就好像进了一条死胡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