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空间理论失效?星巴克“借酒”浇愁( 六 )

虽然不断跨界与变化是星巴克的基因,但近年来,中国本土咖啡品牌迅速崛起,让星巴克感受到明显压力。

创办18个月就上市的瑞幸咖啡(LK.US)就是当中的强有力竞争者。通过外送服务,瑞幸咖啡有效获取了线上份额。面对瑞幸,星巴克的第三空间理论似乎失灵了。

“不少客人工作太忙了,或者赶着去开会,这时路过咖啡店,只是想买一杯咖啡带走。现在出现了独立咖啡店外带咖啡和瑞幸这种外送服务后,他们都可以在公司享受一杯便宜的咖啡。”

陈铧认为,这正是瑞幸咖啡对星巴克冲击最大的地方——“30元到40元一杯的星巴克咖啡,对这部分人是有压力的,而星巴克的外带咖啡价格与在店内喝的价格是一样的,他们并不愿意为星巴克的咖啡埋单。”

反观瑞幸咖啡的价格,普遍仅为星巴克价格一半。通过更多的社交营销玩法,比如瑞幸咖啡的打折券,客人可能只需要付出十几元甚至几元钱的费用就可以得到一杯咖啡。

面对瑞幸咖啡等中国同行的穷追猛打,星巴克没有坐以待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