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钧:把握科创机遇 推进战略转变( 八 )

二是在退出方式上,从较多依赖IPO退出,向寻求战略投资者并购等多元化方式转变。

科创板推出后,不少业界人士讲,这下好了,创投的退出通道更多了。但是,从国际经验看,IPO退出未必是最好方式。例如,通过IPO退出必然面临股票禁售期限制问题。而借助实业企业集团等战略投资者收购被投资企业退出,并购协议一签,就可套现为现金。所以,创业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更重要的意义是为并购退出提供价格参照。

事实上,即使是多层次资本市场最发达的美国,通过并购退出一直是主流,而通过IPO退出的占比始终仅占10%左右。特别是我国在推出科创板的同时试点了注册制,随着注册制的逐步完善和在其他板块推广,审批制IPO的制度红利将逐步消失,因此,创投机构要预先谋划,积极开拓多元退出通道。

三是在投资阶段上,从主要投资中后期,向主要投资中早期转变。

前些年,不时有人批评我国创业投资机构热衷于投资成熟企业,做“摘桃子”的事。为分享科创新时代的资本市场红利,同时也为有力支持创业型中小企业的创业创新活动,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动能转换,创业投资应该努力增加对中早期期创业企业的投资,多做“种桃树”的事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