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亿!华为凭什么征服世界?(11)

与发达国家相比 , 中国在人才、创新政策、基础设施、法律环境等方面并不具备优势 , 但是人力成本却在快速攀升 。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 中国制造业企业应该抓紧利用工程师红利 , 尽快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 。 华为拿来的 , 或许不仅仅是核心技术 , 还有追赶国际巨头过程中最为稀缺的时间 。

重点国家关键竞争力驱动因素得分

数据来源:德勤、天风证券研究所

2、压强原则

“钉子虽然很小 , 却可以穿透坚硬的物体 , 关键原因在于它将冲击力聚集在小小的尖上 , 从而形成巨大的压强”——任正非

压强原则的核心在于:在成功关键因素和战略生长点上 , 以超过主要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 , 要么不做 , 要做 , 就极大的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 , 实现重点突破 。 华为研发部门第一个践行了压强原则 , 1993年 , 在华为资金极度匮乏之际 , 任正非将所有资源集中投入到C&C08交换机的研发当中 , 最终突破了这一项核心技术 , 并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 。 之后 , 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GSM全套移动通信设备、光网络设备 , 几乎所有的重大产品都是通过压强原则突破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