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夏天降温的冰窖是什么样的?又是如何建立、管理的?( 九 )

\r\n

\r\n(二)土窖\r\n土窖通常是挖土坑 , 筑土墙 , 上盖芦席棚顶 。 冰窖窖址多选择在接近水源地下水位低地势高 , 上质坚实的场所的地方 , 窖的深度一般在4m左右 , 长度和宽度则根据储藏量的多少和地形和环境条件而定 。 \r\n窖壁挖成稍有倾斜的壁面 , 窖口比窖底稍低 , 短期用冰窖不必另砌墙壁 , 可直接由木板盖住窖口 , 上覆厚厚的稻壳 , 近一米厚度 , 然后覆上 。 民间土窖还经常利用制砖或其他原因取土后的土坑等建造冰窖 。 那么这些冰窖的建设成本是怎么样的呢?\r\n三.庞大的冰窖工程\r\n清代官冰窖建造非常考究 , 尤其御用冰窖的建筑材料不无体现着封建时代的王者之气 。 《康熙修建畅春园冰窖清单》记载内务府提出的修建材料和数量包括:一部分紫禁城和畅春园原先存留的石材、城砖、木料外 , 仅工部备办的工料就有城砖:39083块、沙滚子砖24320块、二等筒瓦14860块、勾头720块、滴水692块、平瓦43532块、黑白石439979斤、熟铁楔子200斤、生铁楔子50斤、旧席40张、麻绳2042斤、粗布约17米 。 所用木料更是花样繁多 , 不仅粗细、长短不同 , 而且木质也不同 , 如榆木、柏木、松木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