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牌|投完100个抖音全案之后,我总结了消费品牌增长的六个底层逻辑( 三 )


品牌的态度与精神,要植入到核心产品里,产品的认知一定程度代表了品牌的认知,每次与KOL共创,与消费者触达的机会,一条短视频、一个脚本、一句文案、一张落地页,如果没有精神的传承,那么最多只是一个随时可被遗忘的爆款。
消费者,始于新奇,鲜于颜值,爱于品质,忠于态度。
记得花西子第一波抖音投放的时候,很多人并不认识,在同品类中几乎又是最高的售价,从第一次投放的市场反馈来看,并不是很理想。
那时候花西子团队最关心的是博主和用户真实的反馈,并且不断打磨和升级产品,直至「百鸟朝凤」雕花眼影产品上市,当时看到产品时,感觉是震撼的,是惊艳的。
果不其然,这款产品在推向抖音时,KOL和KOC“爆”视频的比例非常高,每条大爆的视频,除了为花西子带来了大量的品牌曝光,还有至少六位数的成交数据,更重要的是一次次彰显了品牌的态度。
在此之后,花西子的产品就像开了挂一样,苗族印象、并蒂同心、花露玲珑、牡丹镂月,一次次惊艳世人。

消费品牌|投完100个抖音全案之后,我总结了消费品牌增长的六个底层逻辑
文章插图
今天消费者对花西子品牌的认知,是态度鲜明的,如果提及东方彩妆,那么大家只会想到花西子。
我们回过头来复盘,那么花西子的变量在哪里,很显然他们一直在加持「产品系数」,最终依靠产品突破质变,实现指数级增长。
三、第三个底层逻辑:内容建设这几年我最大的感受是,品牌建设这件事,从过去传统媒体的自上而下,逐渐转变成了社交媒体的自下而上。
【 消费品牌|投完100个抖音全案之后,我总结了消费品牌增长的六个底层逻辑】今天消费者了解到一个新品牌,更多是通过社交媒体的博主,一篇产品种草笔记,一条好物推荐的短视频,通过这些「种草内容」,发现了一个宝藏,点燃了购买欲,然后下单开始尝试。
从外包装开始,到产品文案,到包裹里的卡片,到产品的效果,以及使用感受,消费者会在过程中,以及多次使用中,通过这些「内容」,感受到品牌的态度。
当消费者在传播渠道中被「种草内容」反复触达,且她也非常认同品牌所传达出来的「态度」,那么她将在该品类产生品牌心智。
我认为今天是消费品牌创业最好的时代,因为做好品牌这件事,已不取决于你能买多少的媒体资源,而取决于你在最源头,能不能做好内容本身。
今天的「品牌建设」已经约等于「内容建设」,这就意味着内容不再是「策略」,而是「战略」。
两年前我服务了一家老牌的国货彩妆品牌,那时也经常与品牌创始人交流,抖音高速崛起那几年,他们的态度从不屑一顾到慌乱跟进。
前期还有些红利,也有不错的ROI,但对于抖音浅薄的理解,他们在那段时间唯ROI是从,急功近利追求效果,可想而知,ROI不断走低,预算也不断收缩,在竞争对手跑马圈地的时候,他们迷失了两年。
今年我又重新服务了这个客户,创始人近一年也有很多反思,认为社交媒体的内容是品牌的命脉,自己也躬身入局,从产品研发到内容投放,都带领团队积极参与。
很庆幸我们找到了突破点,3个月时间深扎内容,靠好的内容和投流配合打出了爆款。最近他们试水抖音自播,五家直播赛马,自己团队跑出了第一名,且遥遥领先。
创始人与我分享了很多,比如直播间装饰是内容,主播讲的产品话术,甚至主播对品牌的情怀,都是好内容。
如果认同内容是战略,那么品牌创始人就应该躬身入局。
我过去曾服务了一家国货头部的护肤品牌,挺传统的,当年产品老化也很严重,记得第一次去客户的公司,大会议室桌子上满满当当全是产品,让我们帮忙选品投抖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