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牌|投完100个抖音全案之后,我总结了消费品牌增长的六个底层逻辑( 四 )


我记得当时我问了几个关键问题,比如品牌定位,品牌文化,我没有只是从产品角度去看投放这件事,因为我知道今天做的这个选择,这个产品很有可能就代表了品牌的未来。
后来的选品,是结合了品牌的核心基因,甚至成分本身都可以代表品牌。
之后我们投了不下12个月的抖音KOL(同时流量加持),坚定不移的以内容的力量,影响消费者心智,而在内容上永远都围绕着「小白灯」、「美白」、「珍珠多肽」这三个品牌高关联度的关键词去打,结果就是一年后品牌占据了国产美白精华的NO.1,曾一度被认为是抖音网红品牌,这个明星产品几乎代表了品牌本身。
如果今天产品依靠内容进行传播,消费者所接收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还有品牌传达的态度,长此以往,品牌心智更是由品牌态度所决定。
在大量的投放经验中,我们也总结了一些内容的方法论,如社交符号(社交种草)、PAVG(KOL选号算法)、4T法则(内容共创)等。

消费品牌|投完100个抖音全案之后,我总结了消费品牌增长的六个底层逻辑
文章插图
但是我认为这些都只是高效的工具,不能替代品牌的灵魂(内容)本身。今天的社交媒体传播,我觉得没有秘密,传播载体是一致的,为什么不同的品牌传播效果差异巨大?
没有深入骨髓的内容思考,创作所得,很有可能就是没有态度,没有灵魂。品牌该放弃的是内容营销,该正视的是内容战略。
四、第四个底层逻辑:效果投流在投流业务中,我一直秉持着一个观点,我管它叫「一零法则」: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内容是「一」,流量是「零」。
只有一(内容)够好,你才可能在后面加无数个零(流量)。如果没有那个一(内容),后面的零(流量)都是浪费。
在抖音大部分品牌都追求品效合一,在投流上也倍加钻研,但从大量的投放案例数据来看,内容好坏影响到投流结果的影响,我想可能会占到50%以上的因素。而另50%的影响因素是对于投流产品的组合应用。
其实我接触投流这事,也是比较偶然,打通全链路投放也有个过程。

  1. 第一阶段,我们团队做了很长时间的社媒内容营销,在抖音平台上,随着KOL价格水涨船高,ROI势必下滑,但KOL在传播影响力与转化模型确实有着巨大优势,如何与之通过对冲流量成本,拉高ROI,是我们一直在摸索的。
  2. 第二阶段,最早我们使用了Dou+的工具,Dou+是个好产品,是内容流量池,不仅可以放大流量,还能一定程度上帮助KOL冲击下一个流量池,获得自然流量反哺。我们也曾经吃到过抖音淘客的红利,也享受过野蛮生长的短暂快感。Dou+可投出百万级流量。但Dou+的量还是不够,或者还不够极致,我们又开始使用内容热推(今天叫内容服务),人群包更精准,流量规模更大。内容服务可投出百万级流量,但仍有局限。
  3. 第三阶段,我们是行业中最早吃螃蟹的人,投了抖音后来出现的达人竞价,KOL原生信息流,继续在KOL身上叠加流量,继续追求着内容流量的极致效果。达人竞价可投出百万级流量。再以KOL的视频授权,剪辑处理后,通过信息流继续放大优质内容的流量。信息流可投出千万级流量。
  4. 第四阶段,UD、Co-Ads、千川、抖音搜索更多投流产品的出现,不同的流量池,更多的流量组合拳,将内容的效应可以放大到极致。
最后在大量投放实践之后,我总结了抖音全链路闭环的解决方案「抖音内容流量七段论」。
投了很多的案子,投流产品也越来越多,数据沉淀、管理、解读成了很大问题,严重影响人效,为了提高投放的效率与效果,我们开发了集成式的「社交效果投放中台」,完成数据回流及效果分析与优化,投放中台已经覆盖了星图KOL、抖音AD、阿里UD、千川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