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店|小区门口的百果园,靠数字化运营410万企微用户,单个用户月均消费提升7倍( 二 )
先来做个小调查:在你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上开了一家新店,第多少次经过你会发现?第多少次经过你会感兴趣?第多少次经过你会独自进去?很难得出答案,基于三个原因:手机党、社恐(陌生区域)、习惯性线上购买。
已有门店,但要打破僵局,百果园的做法是——在新店装修期间,在门外摆一个小桌子送水果、品牌周边(如百果园水果刀),哪怕是一瓶矿泉水,既然你没有注意我,那我自己送上门,你只需要选择接受与否。而获取这些产品的条件就是:进群。
到了开店的时候,店长会提前在群里提醒开店日期,并发布活动吸引大家关注,一直到开店期间,持续在群里发布讯息,为用户创造购买理由。
这跟我们现在提前做好「蓄水池」是一个道理。百果园数据显示,提前「蓄水」私域的门店销售额增长明显快于没有私域的门店的增长,甚至能够缩减投资回报周期。
② 直播场景
首先需要说明,我们认为,用户可以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非常想消费的人,另一部分是没有需求的人,在这二者中间有一堵墙,而骑在墙上的这些用户则是第三部分人——可买可不买的人。如果能让这部分人从墙上下来(被转移为消费用户),增量就有了。
百果园直播充当的就是「把人从墙上拉下来」的作用。直播作为线上各种形态下的电商,是最能引发冲动消费的动作——不断产生决策场景,且有氛围感。这也是门店及其导购的意义所在,门店装修陈列的氛围美感与导购的游说,能够让用户加快决策落实。
在直播间里,主播的话语引导决策产生、直播间打造氛围,能把墙上的人扯下,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直播的「实时」,一在于实时进行的紧迫感,催促用户决策进行;二在于实时互动,除了主播,直播间还存在粉丝,他们的发言、立场和观点,往往也是在帮助企业去把这些墙上的人拉住,氛围感本身,也是营造从众效应。(具体可参考喜茶门前的排队队伍)在百果园,直播是每个门店必备的营销动作。
所以,满足「真实的消费场景」需要哪些条件?

文章插图
图源:百果园,一些店内的场景布置
百果园私域处处都是「真实的消费场景」,例如群聊中的接龙/秒杀环节:店长通常会在群里主动发起新品优惠接龙购买活动(数量有限),参与接龙的人实时营造氛围感,刺激用户需求。
比如说榴莲促销,店长会把每个榴莲的重量、价格、图片发在群里,让大家接龙,而我作为一个百果园的用户,看着接龙队伍越来越长榴莲越来越少心情越来越着急,本来没有购买需求的我也总在最后一刻参上一脚,然后心里暗爽地看着晚来的人在群里哭唧唧求加单。
等到第二天接龙再次来临,昨天想买而没买到的人就会毫不犹豫下单。
百果园基于微信生态构建用户会员管理体系,店员利用优惠券,一元购、积分换物等福利引导用户注册会员并加入社群,成功融入三公里生活圈;同时拼团活动是她的裂变法宝,百果园每个门店有 2-3 个社群,一个社群是 400-500 人,通过上万个群,覆盖了数百万会员,这就构建了社群用户的基础。
有些同学可能会想:为什么用户不愿意加微信?为什么加了微信就静默?为什么群不活跃?为什么转化率不高?是用户不爱打字?是用户不看手机?还是用户太忙?
「真实的消费场景」的产生,无非是因为消费者更懒了。你应该也有相似的经历,但凡需要思考的点多一点,如果非必要,都可能会放弃;但凡路径稍长一点,都有可能造成跳失。
推荐阅读
- 门店|711门店卖酒给未成年人被罚1000元
- 欧派|欧派遭经销商“倒戈”行情低迷下门店重装频率过高引“不满”
- 门店|女鞋界“清流”!全国9000家店年卖1亿双,只因常喊“清仓甩卖”
- 感染|盒马:网传西安有门店配送员阳性感染多人为不实信息,已报警
- 双11|关掉8成中国门店,悦诗风吟上演“大撤店”
- 卓越|Kindle退出中国市场?亚马逊回应后,记者探访线下门店……
- 太平洋集团|知名化妆品巨头撑不住了?旗下又一品牌关闭超80%中国门店
- 公私域|数字时代线下门店需要全栈流量运营
- 爱茉莉太平洋|悦诗风吟门店收缩 韩妆陷入“冷思考”
- 门店|爱茉莉太平洋:悦诗风吟门店数量将会缩减至14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