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店|小区门口的百果园,靠数字化运营410万企微用户,单个用户月均消费提升7倍( 五 )
从前我们一直落点到运营的细微之处,然而从这个小点抽出来之后,却发现让操盘者窒息的是高层对于「操盘」这件事的不理解以及无法看清那些细微之处背后的真章。
例如,老板可能并没意识到当下的线上趋势已经往私域方向靠拢,需要增加的私域份额也许还在公域耗着,也许是在别的渠道上耗着,如开发 App 等等,然而对于消费者而言,拥有社交属性的小程序来得更直接。
但当我们接触企业越多,发现更大的问题其实是——老板看清了趋势,但在管理上的窟窿大到女娲都补不来,如组织架构、管理闭环、价值挖掘等等管理能力并没有通透,导致私域最终无法真正落地。
我们曾接触过一个典型案例:公司营销部门背着私域 KPI,但是企业微信用户数却挂在另一个部门,营销部门想,这不相当于为别人做了嫁衣?
在利益及行动不一致的情况下,又如何互相赋能?
互相制衡还差不多。
于是,百果园采用了平台+合伙人模式为例:让店长成为投资主体并负责店面经营,最大程度的激发店长积极性,这是属于百果园特有的特许加盟模式,同时规避了直营和传统加盟模式的弊端。
细化下去,你会发现百果园是「刚柔并济」。
「刚」在群发型任务,必须让员工执行群发任务(即公司政策任务)而这背后会统计数据,进行严格把控,以驱动员工执行公司策略(这一点下面展开);
「柔」在鼓励店长发挥经营活性,比如,今天百果园内部组织分享了小程序直播怎么做、为什么要做等等,把企业内部做得好的案例分享出来,鼓励大家尝试,然后再次「收集案例→分享」形成良性循环。
比如,百果园直播在初期也经过了多次摸索试错,例如试过由总部直播,由总部总控直播的节奏,效果不明显;也试过打造某公司高层的 IP,效果一般,因为高层不是明星,于用户而言并不属于「the one」,这个人,可有可无。
最后发现某店店长直播的时候,弹个小吉他,数据竟然比公司高层还要高个好几倍。这是个意外惊喜!
公司开始鼓励门店自己直播,一是基于门店店员是对于门店区域的用户而言,是独特的;二是,熟悉感、信任感,而且在线上下单还能被迅速履约,信任感加倍。
又比如,百果园的社群经营,同样是门店操刀。而且用户真正在跟品牌互动的群,都以门店为主,同样采取分布式运营的结构。
让加盟商成为利益共同体,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享受相应的利润回报,很难不成。
你可以发现,每个百果园门店的社群、直播、促销、进货方式虽有大体相同,却又有各自特色。在总部与自身利益共同体的情况下,各自精彩。
在这里也建议,要想私域经营好,开始之初就需厘清实际私域经营者是谁、实际私域经营者与总部的利益结构,不管是 KPI 亦或是激励,利益挂钩之后,激励兑换之后,立场才能真正一致。私域才能真正顺起来。
百果园内部人员表示,「外购 IT VS 自建 IT」的难题无法绕开。
外购 IT 也即外采的软件,而软件乙方想要赚钱提供的 90% 都是通用需求,而非定制化需求,否则无法盈利(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证实,亏得要命),反过来思考——通用需求意味着,只能跟所有企业一样,无法定制与自身完全契合的工具,无法拥有「壁垒」。
还存在另一种情况,最初采购 IT 时线上线下负责部门不同,采购系统不同,最后发现无法打通,例如 A 系统无法用 Excel,B 系统只能用 Excel,那他们用什么语言沟通呢?白忙活。
百果园接近 600 人的 IT 团队,如果有足够的预算,固然二者兼具。此前百果园也面临社群用户迁移企业微信的「壮举」,幸运的是进程快见效快,在运营精细化和数字化的帮助下,短短 6 个月完成 400 多万用户的转移,新客月消费拉升 7 倍。
推荐阅读
- 门店|711门店卖酒给未成年人被罚1000元
- 欧派|欧派遭经销商“倒戈”行情低迷下门店重装频率过高引“不满”
- 门店|女鞋界“清流”!全国9000家店年卖1亿双,只因常喊“清仓甩卖”
- 感染|盒马:网传西安有门店配送员阳性感染多人为不实信息,已报警
- 双11|关掉8成中国门店,悦诗风吟上演“大撤店”
- 卓越|Kindle退出中国市场?亚马逊回应后,记者探访线下门店……
- 太平洋集团|知名化妆品巨头撑不住了?旗下又一品牌关闭超80%中国门店
- 公私域|数字时代线下门店需要全栈流量运营
- 爱茉莉太平洋|悦诗风吟门店收缩 韩妆陷入“冷思考”
- 门店|爱茉莉太平洋:悦诗风吟门店数量将会缩减至14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