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店|小区门口的百果园,靠数字化运营410万企微用户,单个用户月均消费提升7倍( 八 )


包括如果企业有分商品维度,那商品跟会员就存在一个会员偏好维度,在运营上就必须具备这样的精细化的思维。
最后是群分和触达的能力,具体体现在标签的逻辑,不管他是不是用标签实现的,他也可以用目录,就类似于操作系统文件夹的这种概念也可以,但他要能群分会员,分完之后,他又能按照不同的会员来去触达,然后触发完之后他要按不同的会员来去分析,就是这是系统上要具备的能力。
零一裂变:百果园做私域数字化过程中比较关键的节点、经验?
百果科技-姚杨:首先是要做会员。
第一,尽快引入会员。以百果园为例。百果园是一个水果店,但好在我们很早就开始推充值,而推充值本身给用户就建立一个印象:百果园跟普通的水果店不太一样。
对比夫妻水果店,此前,如果夫妻店要求你办个会员充值,会觉得很突兀。因为这个行业,没有这种先例,可能健身、美发这些需要会员,但买水果为什么需要会员?
所以,如果我们在开始的时候是一家没有会员概念的企业,尤其对于水果这种低客单、日常的零售行业,突然做会员其实会比较突兀。用户对于品牌会员这个设计的认知建立,虽然可以循序渐进做品牌引导,但就需要持续比较长的时间去做引导。
第二,品牌最好把自己升级成新品牌、年轻化品牌。尤其是门店装修、陈列、线上品牌文案等等,年轻化品牌要做会员其实很“合理”,这是很奇怪的一个点,但是它的确是符合用户预期的。
就比如说,大家去喜茶,喜茶要求小程序下单,你会觉得很正常,因为它是新品牌,所有的形式包括支付都是新的,所以他要求用户,用户也同意。所以自然而然的,在线上下单的时候就已经注册了数字会员。
总结来说就是,如果要做私域数字化第一步是“会员合理化”,首先就是让用户对你做数字化会员的预期合理,提供用户需要的会员服务和权益,否则他会有抵触情绪。
其次是 IT。百果园做会员数字化中间其实经历过传统企业数字化的一个困扰,就是 IT 系统,传统企业原来用的都是不具备高并发性的 ERP(一般就是外购),这时候常常会遇到 2 个问题:
比如,会员权益并没有线上线下打通、线上下一体化。如果用户充了值,在门店充的值,却不能在线上用,这不合理,所以会员信息要打通;又比如商品库存没打通,用户买的货,如果是从门店发的,那门店的库存就得跟电商库存打通,不打通可能会超卖,门店已经没这个货了,但是线上还能下单,这时候就会引起反感。
但会员打通/库存打通,就意味着对于 ERP 会产生请求压力,如果 ERP 不具备高并发性,甚至可能都不敢每周推广,因为一推可能 ERP 就崩溃了,所以,做会员对 IT 系统是有挑战的,就在尤其是会员、ERP 库存上。
只有把这类系统的瓶颈解决之后,会员权益线上线下一体化之后,才能说是初步完成了会员数字化。
但是要把它这个真正的做出味道来还有一个点,数字化运营。这个就是整个企业的 pdca (plan/do/check/act)的过程,就是自己要不断的去设一些问题,假设一些东西,然后来去把自己的引导去做得更精准一些。
以百果园的「会员四次」为例。
这是从游戏行业发现的一个经验,游戏行业会在你前面几次操功能的时候,会有一个很细的引导,再往之后就没有引导了。同样的,在前面几次你做任务的时候,会有很明显的激励逻辑,不管音效、画面、积奖励,前期都会做一些区别于已有稳定用户的习惯培养。
消费也一样,消费的习惯其实也就是我们培养用户对于企业了解的过程,况且用户对于品牌的认识也并不是一次两次能建立起来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