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心|社区团购退潮之后,何去何从?( 二 )


二者的区别在SKU和团长管理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从SKU来看,美团像零售商,只做散客买卖,多多则有点批发商内味儿了。
首先是SKU总量,多多比美团少了200个左右。SKU结构上,美团优选已经上线了数码家电、服饰玩具等非食饮品类(占比高达32%),多多买菜则仍聚焦在酒饮零食、蔬果肉蛋等食饮品类(占比高达88%)。SKU价格上,虽然二者都以低价商品为主,但多多同时还采用了“大件冲单“策略”,高单价商品多为卖给小商户的量贩装。
橙心|社区团购退潮之后,何去何从?
文章插图
美团和多多在SKU上的差别,主要是因为美团遵循的是用户逻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多多则遵循的是商户逻辑,品类少但量大。因为从C端用户视角来看,不论是新客还是老客,如果价格上没有明显差异,能吸引他下单的因素无非三点:一站式买全、新鲜感、稳定的服务品质。
SKU满足的是一站式购物和新鲜感,而稳定的服务品质则主要靠团长的规范化管理。这一点上,美团比较像行事稳妥的大管家,多多则像急性子的江湖大哥。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看二者在团长激励上的差异,以两家7月公布的激励政策为例。
橙心|社区团购退潮之后,何去何从?
文章插图
美团优选的团长必须在分享次数、下单人数、成交金额这三项上同时满足一定条件,才能拿到奖励,这保证了团长能完成一系列规定动作。
这背后的逻辑是这样的:想拿到更多佣金是不是?不用你苦思冥想各种招儿,你就按我说的办,每天多分享几次购物链接,而且不是光甩链接就完事儿了,还得积极吆喝、热情服务,想办法让用户多下单、多花钱。不会吆喝怎么办?我教你呀,关注我公众号,不用注册也不收你钱,一天一个小技巧,5分钟让你从入门到精通。
橙心|社区团购退潮之后,何去何从?
文章插图
美团认为团长要的主要就是钱嘛,只要他想赚更多钱,他就一定会按我说的办。而只要他能完成这些规定动作,获客效果大概率不会差到哪儿去。他也赚钱,我也赚钱,皆大欢喜。
美团看结果但也注重过程控制,有三项考察标准,而急性子的多多重点考察单量及复购。
根据天风证券研究所测算,在不考虑拉新奖励的情况下,多多的奖励上限明显高于美团。比如同样是带来200人下单、1080元交易额,美团的团长只能拿158元,但多多的团长却能拿到316元,是美团的两倍。
而在拉新上,美团的补贴力度大大超过多多。据天风证券研究所统计,美团团长邀请到1个新用户也能拿到奖励,多多则一毛不拔;邀请30个新用户,美团奖励高达390元,多多只有57元。另外美团拉新奖励金额其实一直在涨,一路从5元/人涨到了10元/人,最近又涨到了15元/人。
这或许是因为,虽然同样会通过主站APP为社区团购业务导流,但美团优选比多多买菜更难获得新用户。因为拼多多是做水果农产品和社交电商起家,多年积累下来主站用户天然有通过主站APP购买生鲜产品的心智和习惯。而美团的主业是外卖、团购和酒旅(营收占比常年超过70%),除熟食外,用户在其主APP上并无太多购买实体商品的习惯。
橙心|社区团购退潮之后,何去何从?
文章插图
对于多多来说,要想快,难免就不够精细,更强调结果导向,相信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只想赚钱的团长可能更适合去多多,多卖货就能多赚钱。
而如果是除了想赚点钱,也很享受助人为乐的团长,按照美团的规矩来,也能在美团多干一阵子。
毕竟社区团购的服务性质很强,若团长能长久干下去,平台就更能保证稳定而有温度的服务,用户也更愿意持续复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