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MarTech月:千亿级数字化营销市场,流量为王不再是唯一真理( 三 )


我们建立了一个基于 Unity 的 3D 引擎,品牌甲方可以出自己的3D设计,也可以让我们来帮他设计,这个3D设计就可以一键式的传达到终端,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再深一步可能涉及到Paradigm Shift的范式的升级。我们相信科技提升是有不断的自动化的能力,让内容更加生动。
创意内容现在是什么样的阶段和环境?【 渠道|MarTech月:千亿级数字化营销市场,流量为王不再是唯一真理】杨通:目前国潮的新品牌还是在对标海外品牌的数据。这些品牌会产生一个基于标杆品牌的指数,作为自身品牌的效果反馈。二是很多品牌找新明星代言,新明星能吸引年轻顾客,让顾客在场景里有跟明星互动的体验。
王振同:不管多么前沿的技术,只要能吸引更多的人做设计或完成设计需求,就是好技术,技术在当下更多处于对设计或创意效率的提升上。
技术工具如何赋能20%的创意人去产生更好的灵感?王振同:我们的产品是降低创意门槛,让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相互连接,之后创造更多内容。比如20%的创意人只需要做一个内容框架,通过工具对接到一线业务人员或消费者来共创内容。工具是用来提高效率,提供灵感的,20%的创意设计师更多应该考虑制作创意的连接,而不是仅仅出一个好看的画面。
如何定位行业聚焦的赛道和领域?未来的市场空间有多大?李荣陆:我们拿到了一个美国的研究报告(中国暂时没有这样的报告),这个报告表示大概2019年整个美国平面设计的 marketing size约是300多亿美金。中国一般来说是美国的一半,大约150亿美金。仅平面设计这个行业,不算视频,按刚才的二八原则,有80%是我认为靠工具可以解决的内容问题的marketing size,约120亿美金。
孙伟:去年国内整个短视频行业的消费市场大概2500亿,今年大概能有3500到4000亿。创意和投放占短视频整体消费的3%到5%,按4000亿来算的话就是120到200亿。另一个booming的市场是国外市场,因为短视频行业,国内要比国外更领先,这是中国品牌出海的机会,也是国家越来越强大的表现。海外市场其实比国内市场大很多,大概是国内的两到三倍,比如Facebook一个季度的广告就有几百亿美金。但国外因为媒体的单一性,整个短视频的商业化趋势比国内还是要慢一点。
杨通:我们在渠道里建媒体,与内容赛道不同。我们目前服务于消费品,无论是国潮新品牌还是传统强牌,消费品在中国核心城市的销售额是1.4万亿人民币。这其中有平均20%是作为Marketing的预算,大概是280亿,国潮新品牌可能有30%到50%。280亿中又有大概50%是在核心的销售渠道里做营销,即卖场超市。所以我们能触达的在线下的全渠道营销预算,大概是140亿,我们没办法全部替换掉传统的堆头、传单,但我们希望搭建一个线下最大的从展示内容到消费者画像跟踪的数字化媒体。海外的话,只是做沃尔玛一个客户就有接近200亿人民币的规模,所以我认为美国市场大概是中国的两到三倍。
王振同:根据IDC的预测数据,整个创意SaaS的市场主要是由DM加设计工具组成,19年全球的SaaS的市场规模在229亿,预估到2022年的时候有396亿,大概每年增长20%。主要趋势是设计工具与DM的相互融合,设计工具的发展方向也是从专业化向大众化的延伸。单看设计工具的潜在市场空间,2019年在179亿,预计在2022年达到310亿,年增长率大概27.6%。分析增长的原因一是现在每年都在增加创业相关的工作,二是出现了新的媒介,模版加简单工具的形式能完成创业,促使市场逐渐变大。
商业模式和营销收入的构成?杨通:我们是先服务渠道,给零售商提供一个营销云,再加上消费者触点的一套解决方案。消费者触点包括门店智慧屏、私域流量运营、导购员运营,由我们整体的DMP、DSP营销云体系来管理。在此基础上,我们的核心商业模式是面向快消品,让他们更好的触达消费者,同时我们做场内的转化。所以我们是更偏向营销媒体的定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