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信办|主流视频平台横评 Get青少年模式的正确打开方式( 二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方禹也认为,“合适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只有建立在未成年人喜欢看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找到“病灶”,对症下药,三大突破口即是本次横评的核心要点。
主流APP横评,对比才知道差距本次横评对象为视频平台,具体包括优酷、爱奇艺、腾讯、B站代表的长视频平台,以及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的短视频平台。
接下来进入正题:
? 防沉迷机制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无论长视频还是短视频平台,基础的防沉迷工作均已到位。
这里说的基础工作指的是:醒目的弹窗提示、便捷的入口,合理的进入、退出机制、时长限制等。以优酷为例,开屏便会弹出青少年模式的提醒,家长设置密码验证身份后就可开启。此外,优酷、抖音、快手等APP还都设有明显的固定入口,随时都可开启。
文章插图
进入青少年模式之后,每日观看的总时长被限制在40分钟,且晚10点至次日早6点无法观看。如要退出,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其他平台的操作逻辑和方案也基本与之一致,理论上来说,在孩子不知道密码的情况下,该机制已经能够有效帮助家长解决孩子沉迷问题。
然而,理论归理论,现实归现实。总有一些“小机灵鬼”不会乖乖听话,尝试通过各种卡bug的手段与青少年模式斗智斗勇。
因此,仅在基础层面做到防沉迷的青少年模式,很可能被轻易突破。
比如多数平台在初次注册时并不要求用户进行实名认证,进而导致用户注册信息与实际年龄不符。而即便后续进行了实名认证,平台的未成年保护措施也可能存在这方面的漏洞,不会自动触发青少年模式。
文章插图
在实战中成长,平台需要及时消灭bug,提升破解难度。抖音的反应就比较迅速,一方面,其在业内率先实现一项“铁律”,平台14岁以下实名认证用户会直接进入青少年模式,且无法自行退出。
此举直接把此前的被动设置转变为主动出击,经实测,强制性进入青少年模式之后,退出的途径只有两种,一是证明实际年龄已满14周岁,二是联系家长获得允许,基本没有给孩子留下作弊空间。
另一方面,抖音与全体家长“统一战线”,推出了全民找bug的征集活动。产品漏洞被确认后,提供有效建议的用户将获得价值2000元的图书卡。充分调动群众的力量,完善防沉迷措施,类似“重金求锤”的活动若推广开来,青少年模式屡遭破解的窘状定会有所改观。
? 功能优化
功能的优化无外乎两个方向,减法和加法。
目前,视频平台大多只做到前者。而且,存在明显的“一刀切”做法。即把不需要的功能直接砍去,这种方法省力、有效,但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长视频平台表现更为明显,打开青少年模式的开关便会有一种切换到了一个新APP的错觉。比如优酷,成人模式的底部Tab栏全部消失,搜索、社区、弹幕等功能也被屏蔽,仅剩下系统推荐的瀑布流。
大刀阔斧的改动,有利有弊。利在于从根本上避免了相关问题的出现,弊在于砍掉功能的同时也砍掉了应有的使用体验。
文章插图
优酷APP切换至青少年模式虽然仍留有搜索框,但实际上无法使用。哔哩哔哩APP的青少年模式无法使用弹幕和评论,相应评论区直接变成一片空白,视觉体验减分。只做减法而不做优化的副作用,这些都是非常直观的体现。
相较之下,短视频平台的加减法做得更为平衡一些。
推荐阅读
- 飞书|泡泡玛特与飞书签署协议,将使用飞书及飞书OKR办公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
- 快递柜|最高罚3万,新“快递管理办法”实施是机遇还是挑战?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菜市场|超市菜市场 办年货个人防护要注意
- 腾讯|钉钉领跑、企微爆发、飞书急追,在线办公"三国杀"升温
- 接种疫苗|Facebook将重返办公室工作时间推迟至3月底
- 个人信息|国家网信办:不得强制要求用户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
- 国办:增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 华为手机音量键不好按了怎么办-华为音量键怎么不控制媒体音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