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半年出手35次,字节、腾讯、美团围猎新消费( 四 )


拼多多也是强调打造“新品牌”,但与天猫又不同,由于“低价”标签所在,拼多多更关注C2M产业带中的式微老品牌或传统制造工厂,所以它的核心诉求仍是围绕着“性价比”。
今年6月份,第三方商业数据分析机构超对称科技公布了618期间新品牌的成交情况。数据显示,新品牌在天猫的成交额占到在主流电商平台成交额的82%。从目前来看,天猫仍是新品牌主攻和发力的主战场。
不过,新品牌短期爆发力虽然很强,但要做到长红却很难。如同《良性增长》一书所说,“切忌把牺牲未来收益而获得的激增的短期销售额,误认为良性的增长。”
良性增长,是应该具有可持续性、盈利性以及较高的资本使用效率,更加注重品牌力的建设。对于所有新品牌来说,这一法则都适用,这也决定了他们能够走多远、攀登多高。
一场年轻人的争夺战得年轻人者得天下。互联网大厂盯上的不仅仅是眼前的新品牌,更多是他们背后的数据和年轻人。
90后已经成为消费的主力群体。第三方数据机构QuestMobile发布的《2021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季大报告》称,截止到2021年3月,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11.62亿,其中用户结构中,70后、80后、90后、00后占比分别为21.5%、30.1%、32.3%、12.5%。
字节跳动|半年出手35次,字节、腾讯、美团围猎新消费
文章插图
90后(32.3%)已经正式取代80后(31.1%)成为移动互联网新主流人群。而天猫的数字也显示,90后无论在下单件数还是下单金额上,都赶超80后,成为新的主力消费者。
而伴随着这些新一代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追求新派与潮流的他们,为新品牌的成长赋予了更多想象空间,新消费领域越来越受到机构投资者的关注,当中细分的头部企业也成为了资本争相抢夺的对象。
Morketing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度新消费领域投资机构及所投赛道全景图》数据显示,仅在2020年,就有191家资本方对新消费领域内包括食品酒饮、生活方式、美业三大赛道共计149个品牌(不包含平台、服务、渠道等,多为实体消费品牌中已披露投资方品牌)参投357次,其中资本方对食品酒饮赛道参投达187次,生活方式、美业两赛道分别为86、84次。
风口之下,字节、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大厂自然也不想错过。不难发现,上一轮获得他们青睐的新品牌均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无论在餐饮、潮玩,还是美妆、游戏等领域,目标对象聚焦的都是Z时代、千禧一代的消费者。
富达国际中国区股票投资主管、基金经理周文群分析称,近年来中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很明显,大家越来越注重品牌和品质,最关键的原因是新生代、千禧代消费人群和上一代消费人群的偏好明显不同,以往的中国消费者更愿意把钱花在住房和食品这类必须消费品上,但在千禧一代中,有30%的消费支出会花在休闲体验类消费上。
对于大厂而言,此时正是埋下新品牌的种子,等待丰收的大好时节。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