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拉丁化|“语文”是自卑的产物应该改回“国文”( 三 )


美国学者康索亚洛·克鲁兹(ConsueloCruz)指出现代民族国家可以通过教育等话语系统 , 加强对统一国家的认同 , 从而获得一种共同命运意识 。近年来包括“国学”在内的“国”字头语族词汇的兴起正是国人中华文化意识觉醒的标志 。汉语普通话是我国通用语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 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 , 推行规范汉字” , 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依法治国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学习课程名称中增加“国”字标识有助于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 。
中华民族现在正处民族国家构建的关键阶段 , 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理应起到强化受教育者的国家认同意识 。笔者认为 , 在课程名称中恢复“国”字标识有利于唤起学习者的爱国意识 , 有利于完成一个世纪以来中华文化救赎的历史使命 , 增进国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尊重 , 这是我国“语文”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破局之举 , 同时也将是大陆教育文化界对台湾反台独力量的有力支持 。维护国家语言文化安全 , 成就语言教学的大国气象 ,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 形塑共有的国家认同 , 课程建设必须熔铸民族之魂 。
近年来国内已有高等教育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了多个版本的《大学国文》 , 口碑甚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