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金纲:读史不要拒绝“神话”( 二 )


有些“故实”看上去像神话 。
譬如,关于赵匡胤出生,体有金色,散发异香,故取乳名“香孩儿”的记录,就很像一个神话 。我在有些时刻,愿意讲述这些神话 。神话自有一种人类学的来源 。当阅读者进行追问的时候,神话,有了寄托公众褒贬和民间期待的民俗文化意义 。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为何愿意讲述赵匡胤这类神话?有道是: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 。中唐、五代乱世以来,人心思治 。在自由辩论条件下的公民票决、民选共同体首脑等制度都不存在的帝制时代,吾民期待圣君出世,收拾吾土金瓯,恢复汉唐治世,解民倒悬——这种期盼向往,很普遍,也很正大 。大宋兴,天命有归,吾民于百年乱世中迎来太平,于是,庶民茶余饭后,以或淳朴或恢诡之坊间想象,夸大其事;士大夫笔记写作,以或摇曳或实录之墨客文笔,推波助澜;史官作传,以或褒扬或贬抑之春秋笔法,取用旧闻,记录为“英雄传奇”,于是,历史记录文本,有了神话 。
赵匡胤的“香孩儿”神话,纳入西方史家说法,就是一种“英雄传奇” 。
这类源于神话故实的历史讲述模式,西史常见 。
读格雷戈里的《法兰克人史》,就会看到书中对都尔教区的主教大加赞颂,也讲述了不少“奇迹”,主教大人的“故实”有了“神话”性质,人物也因此(如俗话说的)熠熠生辉 。
司马迁弄《史记》,为何那么多“神话”?
黄帝教化熊虎野兽,淳化鸟兽虫蛾啦,圣女简狄见到黑色大鸟掉下一个卵来,取而吞之,怀孕生出殷人先祖啦,另一个圣女姜原见巨人足迹,高兴去踩,怀孕生出周人先祖啦,刘邦斩蛇起义,有了大汉王朝啦??诸如此类,这类“神话”,实在是秘藏了一时的人文心理 。所以司马迁不去删除它,就像西方史学家也不删除这类“神话”一样 。
“神话”里藏有人文“密码” 。
“神话”,是照临族群心理秘密的“神灯”,从中可以破译的信息不是一般的丰富 。讥讽历史记录的“神话”为“荒诞不经”“没有价值”,如此读史,心灵就太过粗糙啦!实在说:勘透“英雄传奇”的“神话”故实,它所蕴含的人类学价值,须别具只眼 。进一步说:理解历史记录者为何记录这些“神话”故实,更需要一点“历史哲学”的知识背景 。
这话展开有点复杂,可以简略说说我的读史体会 。
读史,应有三个进阶
一、知道历史故实一桩桩,哪怕知道一个又一个边角故纸中的所谓“稀见史料”,也还不过是很小很小的读史收获 。这不是件太难的事,勤快一点,多读书就可以做到 。
二、从史中觑见历史故实后面的民心向背、族群愿景、种种“迷信”记录的人类学意义空间,以及感同身受地理解历史人物痛苦的哭泣、欢乐的微笑、不知所措的惶惑,如此读史,或治史,会更有意味,收获也更丰富 。要比“稀见史料”的炫耀有意味得多 。
三、如果还能因此而窥见历史书写者(记录者)面对历史往事,“重新思想”的逻辑起点与脉络,这样读史,或治史,生命将获得前所未有的丰富 。人性、人类心灵,如果可以是所谓“科学的”,那么它也如历史哲学家科林伍德所说:“溶解在历史学里面”了,而这种“溶解”,事实上就是“重新思想”的结果 。所以,科林伍德有个著名的论断:“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科林伍德之后,意味着:阅读历史,或研究历史,其枢机,不仅仅在于阅读或研究历史往事,更多的则在于阅读或研究历史往事记录者的思想,并开始你自己的“重新思想” 。这样读史,就进入了思想史 。
除此之外,我读史,还有另外的考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