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来新夏:研究“坏人”历史的人( 二 )
学术生涯 “从根做起” , 整理档案奠定方向
我在“文革”时受冲击 , 其中一条“罪状”就是因为研究北洋军阀史 , 被人指为是专门研究“坏人”的历史 。
从辅仁毕业后 , 我在天津很有名的中学新学书院教了一年多的书 。然后天津解放了 , 这时我20多岁 , 革命激情高昂 。组织要培养一批年轻的知识分子随军南下 , 学校选送我到华北大学学习 。在这里 , 我们主要是学习政治理论 。华北大学副校长、历史研究室主任范文澜要在学生里面挑选几个人做研究生 , 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必需是大学历史系正式毕业的优秀生 。这样 , 我就留在华北大学做了一年多的研究生 。新中国成立后 , 范文澜这个研究室被划出来 , 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我在历史所工作了一年多 。这时 , 南开大学历史系向历史所要人 , 1951年春天 , 我就到了南开大学 , 一待就是几十年 。
当时 , 华北大学历史研究室接受了100多麻袋北洋档案 , 在整理这批档案过程中 , 我开始接触北洋军阀史 。整理工作分两步 , 第一步非常辛苦 , 就是先把土抖落干净 。因为那些档案都很多年没有动 , 非常脏 。我们早上去 , 晚上回来的时候 , 戴眼镜的镜片都是黑的 , 口罩遮住的地方是白的 , 可是口罩上两个鼻孔的位置也是黑的 。弄干净后 , 把档案按文件类型分堆 , 再做大致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分类 , 这就弄了近半年 。第二步整理的时候就很细了 , 要把每份文件看一遍 , 然后做卡片 , 写明这是什么时间 , 什么事情 , 写出概要性的东西 , 进行专题的内容分类 。在研究这些档案的同时 , 我又看了一些有关的书籍 , 对北洋军阀史产生了兴趣 , 我认为这是治学中的“从根做起” 。
随着整档工作的进行 , 我渐渐地积累了两册黄草纸本资料 , 同时也阅读了大量有关北洋军阀的著述 。眼界逐渐开阔 , 钻研问题的信心也日益增强 , 并了解到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很好地开展 。北洋军阀的研究确实是一块有待开发的用武之地 。到整档工作已接近尾声时 , 我对北洋军阀这一近代政治军事集团从兴起到覆灭 , 已有了一个大致轮廓 。对错综复杂的派系关系 , 也掌握了基本脉络 , 这奠定了我一生以绝大部分精力致力于北洋军阀研究的基础 。等到一年多把档案整理完了以后 , 我已经积累了一些资料 。
1957年时 , 湖北人民出版社向我约写北洋史书稿 。当时我是抱着试试的态度 , 在讲课记录稿的基础上写成了12万字的《北洋军阀史略》 。没想到 , 出版后反响强烈 。1957年以后至70年代末 , 因受形势影响 , 研究处于徘徊阶段 , 没有什么进展 。
我在“文革”时受冲击 , 其中一条“罪状”就是因为研究北洋军阀史 , 被人指为是专门研究“坏人”的历史 , 与反动派气息相通 。
进入80年代 , 湖北人民出版社又向我约稿 , 希望增补《北洋军阀史略》 。1983年面世的36万字的《北洋军阀史稿》就是在原书基础上重新扩充、修改完成的 。《北洋军阀史稿》出版后 , 我仍觉得当时没有一部完备的北洋军阀通史是一个缺憾 , 认为这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 遂又经过十余年努力 , 在几位同仁的协助下 , 写就100万字的《北洋军阀史》一书 。尽管如此 , 《北洋军阀史》仍有补充的余地和空间 。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 , 我可能还会修改 。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数字人民币|反逃税、反洗钱、反贪腐!数字人民币席卷而来,剧变正在酝酿
- 实体店|电商交税未来或成趋势,多数卖家不赞同,背后原因不为人知
- 弹幕|弹幕文化发展至今,内容形式即将来到图片阶段
- ktv|KTV瞄准老年人
- 市场|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后来者持续涌现!
- 百叶窗|淘宝上要价900的杜亚电动百叶窗拼多多上就卖600,让我来试试水
- 视频平台|创作激励“姗姗来迟”,视频号“还能饭否”?
- 从业者|这行成为“香饽饽”?“懒人经济”时代来临,大批从业者月入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