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运河区|苏伊士运河的前世今生:一条水道,左右帝国沉浮

拜货轮“长赐号”所赐,苏伊士运河航道23日开始的“塞车”事故仍未结束 。截至27日晚,在苏伊士运河排队等待通航的船只已经达到了321艘 。
苏伊士运河区|苏伊士运河的前世今生:一条水道,左右帝国沉浮
文章图片

德军在地面进攻的同时,还出动轰炸机袭击运河区 。英国著名魔术师贾斯帕?马斯克林利用探照灯和锡片反射器制造光幕干扰德军飞行员的夜间视野,成功守护运河,成为战争传奇
蒙哥马利与隆美尔的较量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而随着纳粹德国的垮台,英国对苏伊士运河的掌控似乎依旧稳固——至少表面上如此 。
美国“捅刀” 渔翁得利
1936年,英国为防止埃及爱国人士倒向轴心国阵营,被迫缔结了《英埃条约》 。虽然英国同意给埃及有限自治,并同意停止军事占领,但英国竭尽全力保留了在运河区的驻军,并规定埃及在战时仍必须处在英国管制之下 。
对此,埃及爱国人士必然是不满意的 。随着阿拉伯国家联军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惨败,埃及传奇英雄纳塞尔最终领导革命力量在1952年推翻了阿里子孙的腐朽统治,连带宣布废除《英埃条约》 。
苏伊士运河区|苏伊士运河的前世今生:一条水道,左右帝国沉浮
文章图片

1954年,英国被迫同埃及缔结新约,同意从苏伊士运河区撤军 。收回运河主权的那天,埃及陷入狂欢
但是,英国的妥协并没有为西方留住埃及的心 。纳塞尔收回苏伊士运河,连同民选的伊朗首相摩萨台将英伊石油公司国有化,都是反击帝国主义旧秩序的开始,而非结束 。随着纳塞尔向苏联靠近,尤其是纳塞尔宣布把苏伊士运河国有化,在运河握有股份的英法两国随即与同阿拉伯世界势同水火的以色列达成同盟,联手发动了第二次中东战争 。
【苏伊士运河区|苏伊士运河的前世今生:一条水道,左右帝国沉浮】1956年10月,英法以三国的奇袭打得埃及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但是在胜利似乎唾手可得之时,令他们没想到的是,美苏这两个死对头居然站在了一个战壕里,联手要求英法撤军 。
苏联时任领导人赫鲁晓夫一度放出核威胁,声称如果英法不撤军,苏联将在必要时动用核武器 。苏联借机插手中东、拉拢阿拉伯世界不难理解,但美国对英国下起手来,也毫不含糊:政治上,美国厉声谴责英法;经济上,美国故意抛售英镑,导致英镑剧烈贬值15%,同时否决英国向IMF的贷款申请,并停止对英国的经济援助,并进一步威胁对英法实施石油禁运 。
美国的愤怒,固然与苏联得以借机转移匈牙利事件引起的风波相关,但更要紧的是,美国一方面需要平息阿拉伯世界对以色列和西方世界的怒火,阻止他们完全倒向苏联;另一方面,已经在经济与军事上大幅超过英国的美国,已经怀有取代英国,成为中东主宰的野心 。
得益于美苏两国的干预,埃及不胜而胜,英法不败而败 。两个历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自此开始彻底解体,而他们留下的真空,则由美苏两国迅速填上 。
1957年,美国国会批准了多达2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用来对有经济困难的、有可能转向社会主义阵营的阿拉伯国家进行援助 。虽然此举遭到纳塞尔的激烈反对,但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取胜无望的埃及最终选择同以色列和解,进而投入美国的怀抱 。
原因很简单 。知道埃及30余年来获得了多少美国军援吗?800亿美元 。
苏伊士运河区|苏伊士运河的前世今生:一条水道,左右帝国沉浮
文章图片

美军航母通过苏伊士运河
成也运河 败也运河
为一个军事孱弱、且非铁杆盟国的国家花这么多钱,不仅在世界历史上罕见,在财大气粗的美国对外军援史上也是少有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