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戛尔尼|王宏志|中国式尊敬:1793年马戛尔尼对乾隆敕谕的回应( 三 )
文章图片
《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档案史料汇编》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1996年8月出版 , 644页 , 520.00元
在东印度公司档案里 , 我们见到马戛尔尼在1793年11月9日写给和珅的一封信 , 除英文本外 , 还有拉丁文本(“Note for Cho-Chan-Tong, 9th November 1793,” IOR/G/12/93, vol. 2, pp.187-193) 。从时间和内容的吻合看来 , 这封写给和珅的信就是松筠口中的禀文 。毫无疑问 , 这封信是极为重要的 , 因为它并不只像松筠所说的要向大皇帝表示感戴谢恩 , 而是马戛尔尼第一次 , 并且是正面地回应了乾隆连续发送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两道敕谕 , 当中一些说法很值得重视 , 更直接涉及敕谕的翻译问题 , 但很可惜 , 至今没有见到任何的讨论 。
马戛尔尼给和珅的信的确是以表达谢意开始的 , 而且写得很诚恳 , 除感谢乾隆送赠大量贵重的礼品外 , 对于乾隆指派松筠陪同南下 , 并委任新的两广总督 , 承诺认真及公平地处理英国商人在广州遇到的问题 , 马戛尔尼表示衷心的感谢 。他还特别提到乾隆赠送英国王的御书“福”字是最值得珍重的礼物 。这些致谢的内容与松筠所汇报的大抵是相同的 。不过 , 松筠的奏折没有提到马戛尔尼信函后半部分的内容 , 那就是马戛尔尼对乾隆两道敕谕的回应 。首先 , 马戛尔尼重提在广州以外口岸开放贸易的问题 , 认为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 , 例如英国货物可以直接运送到天津出售 , 浙江地区出产的茶叶则在宁波买卖 , 买卖价钱都会便宜很多;他甚至提出英国人并不是要独得额外的优待 , 而是愿意与其他国家商人共同享受相同的贸易条件(同前 , 187-188页) 。这没有什么特别 , 英国人一直以来都很希望能争取在广州以外开辟新的通商口岸 。最值得注意的是传教问题 , 马戛尔尼用了相当的篇幅去解释英国人无意在中国宣教 。这说明马戛尔尼认为单向松筠解释并不足够 , 甚至不能倚赖他转达朝廷 , 必须直接写信给和珅 , 可见这问题对马戛尔尼来说是重要的 。不过 , 马戛尔尼说得很有技巧 , 他说是从松筠口中知悉 , 乾隆给英国王信函中有关英国人要在中国宣教的说法 , 只不过是因为乾隆认定西方人普遍会这样做 。这其实就是否认自己曾经提出过要在中国宣教的要求 。接着他进一步说 , 英国人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 , 从来没有要把自己的宗教强加别人 。无论使团还是在广州的英国商人 , 都没有带来牧师 , 可以证明他们没有传教的意图 。这也是要回应乾隆敕谕对传教要求的驳斥 , 也就是说 , 即使乾隆认定一般外国人到中国要传教 , 但英国人是不一样的(同前 , 188页) 。
文章图片
乾隆皇帝赠给英国使团随身携带的香囊(威廉·亚历山大绘)
然而 , 在表明英国人不传教的立场后 , 马戛尔尼突然笔锋一转 , 以十分严肃的语气这样说:
本使认为有责任告知中堂大人 , 以转大皇帝知悉:大皇帝信函拉丁文本流露大皇帝对英国人在几百年前放弃真正的信仰有所不满 。这不满显然不是来自大皇帝 , 同时也不见于信函的汉文本和满文本 。(同前 , 188-189页)
推荐阅读
- 马戛尔尼使团为何会受到乾隆热情的招待呢?【图】
- 等到马戛尔尼来访时,乾隆为何要赶走他?
- 马戛尔尼|乾隆为何拒绝马戛尔尼的通商请求,不是自大,而是发现一个大阴谋
- 马戛尔尼|马戛尔尼率使团来中国,乾隆傲慢愚昧令人发指,所有好东西全当成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