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戛尔尼|王宏志|中国式尊敬:1793年马戛尔尼对乾隆敕谕的回应( 五 )


在这情形下 , 更可能的是马戛尔尼其实没有错误理解敕谕的信息 , 他清楚知道乾隆原来的敕谕对英国有所贬损 , 也明白译文没有作负面的改动 , 但他故意把这些贬损的言词说成是来自翻译的错误 , 以译文作掩饰 , 借此表达对敕谕天朝话语的不满 。这样的推论有两个原因 。第一 , 马戛尔尼当时便曾经写信给原东印度公司监督委员会主席、时任英国政府内政大臣(Home Secretary)的邓达斯(Henry Dundas, 1742-1811) , 汇报给和珅写信 , 回应敕谕内容 , 但当中没有只字提及拉丁译文传递错误的信息 , 破坏两国的友谊 , 反在报告中说他在给和珅的信中“更正了皇帝信件中有关我们的一些错误”(sets to right mistakes committed concerning us in the Emperor's Letter , 见Macartney to Dundas, Chekian [Zhejiang], near Han-chou-fu [Hangzhou fu], 19 November 1793, IOR/G/12/92, p.109) 。这是针对敕谕本身 , 与译文无关 。
马戛尔尼|王宏志|中国式尊敬:1793年马戛尔尼对乾隆敕谕的回应
文章图片

邓达斯
但最重要的提示来自马戛尔尼在给和珅信函中所提出的一个要求 。我们看过 , 在给和珅的信里 , 马戛尔尼指出敕谕拉丁译本有两个错误 , 一是有关英国改变宗教 , 二是对英国王的不尊重 。虽然马戛尔尼说二者都不是来自乾隆 , 但在处理方法上有明显的分别 。对于前者 , 他只说会把原件送回和珅 , 让他检查(to send back the originals that the Colao, may have them examined) , 并没有要求别的行动;但对于后者 , 马戛尔尼却说他相信和珅一定乐于作出改动 , 让这些表述变得更忠实、更友善(the Colao would not doubt be pleased to change them for others more genuine and affectionate , 见IOR/G/12/93, vol. 2, p.189)这看来轻描淡写 , 但其实是提出具体而且严重的要求 , 就是希望清廷能修正敕谕 。当然 , 马戛尔尼不可能直接要求乾隆修改敕谕 , 所以他在这里只能针对译文 , 但如果译本原来就没有问题 , 那么 , 提出要求修改译文 , 实际上不就是要求修改原文?而且 , 拉丁文本自身也是最重要的 , 一方面拉丁文是当时欧洲外交的通用语言 , 因此 , 虽然那只是译文 , 但却具备官方和权威的性质 , 另一方面 , 无论是面对东印度公司还是整个英国 , 马戛尔尼需要带回去交代的就是拉丁文本 , 那时候根本没有人会看懂或关心原来的中文敕谕写的是什么 , 因此 , 即使最终只能修改拉丁文本 , 那还是取得一个在英国较能接受的文本 。
然而 , 马戛尔尼的计划并不奏效 。现在能见到最后提及马戛尔尼这道“禀文”的 , 是乾隆五十八年十月十七日(1793年11月20日)的一道奏片 , 呈送索德超翻译马戛尔尼禀文(《奏为英贡使所递西洋字禀文已交索德超译出呈览》 , 《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档案史料汇编》 , 198页) , 但乾隆在看完译文后有什么反应?《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档案史料汇编》没有收录任何相关的资料 , 就是东印度公司方面也没有记录马戛尔尼曾收到什么回复 , 相信乾隆并没有作出指示 , 回应马戛尔尼的信件 。但无论如何 , 这次是马戛尔尼对乾隆敕谕的天朝话语所作的一次书面抗议 , 尽管那是非常策略性和婉转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