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逐渐“沉默”的手机:为什么很多人都不爱设置手机铃声了?( 四 )
在这种心理语境中,手机铃声被一些人视为“恐惧的使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家逐渐放弃对铃声的使用。
3. 手机静音是“我”对他人的免打扰戈夫曼在1959年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拟剧论”概念,其中的印象管理则是指每个个体和组织都试图在与他人的互动中管理和控制他人对于自己所形成的印象,按照自我或他人所期待的形象进行自我塑造,并为了回复这种期待而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10]
在当今时代,“不由分说给他人打电话”“公共场所响起声音很大的手机铃声”“公共场所开外放”等现象在社交媒体上屡次被吐槽,“不打扰他人”“公共场合保持安静”等越来越成为生活中不言而明的社交规则。
个体为了展现文明、礼貌、素质高的形象,会倾向于将手机静音,保持安静。学习中、工作中、宿舍内、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中突然响起的铃声就像一根针,径直扎向个体的耻感神经,而保持静音则会避免这种尴尬、羞耻的情境的发生,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
曾经的手机铃声百花齐放,那时喧闹的铃声承载着用户们接到电话时的欣喜。很难说是人们完全不爱了,毕竟,在今天的短视频平台上,那些被反复使用的BGM不就是过去的手机铃声吗?今天的人们一边嫌弃它们一边甘于被它们洗脑的样子,像极了2004年。
而本次微信的功能更新或许能让不少人因新鲜感而重新设置铃声,体验一把“爷青回”的感觉,但热度消退后,手机会不会继续“沉默”下去呢?
【 手机|逐渐“沉默”的手机:为什么很多人都不爱设置手机铃声了?】参考链接:
- 电手: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不再设置手机铃声了?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5513674492799342
- 爱范儿:我们的手机铃声都去哪儿了?
- https://www.ifanr.com/1283653
- 张聚媛. 手机静音就能更专注?[D].华中师范大学,2020.
- Hong H K, Han S Y, Lee J W, et al. A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SNS Fatigue and Ambivalent Attitude on the Intention on SNS Continual Us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 and e – Servi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8(10):129-138.
- Zhu Y , Bao Z .The role of negative network externalities in SNS fatigue[J]. Data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2018,52(3):313-328.
- Przybylski A K, Kou M, Dehaan C R, et al. Motivational,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rrelates of fear of missing out[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3, 29 (4) :1841-1848.
-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2518029
- 造就:“电话焦虑”:为什么那么多人害怕听到手机铃声?
- https://mp.weixin.qq.com/s/sqwqKEey7lecsadHWJqj-w
- 鹅小满:为什么现在的人不喜欢打电话,打电话这件事到底能有多可怕?
-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2518029
- 胡英,邓履翔.印象管理视角下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建设策略[J/OL].出版与印刷,[2021-07-18]
本文由 @全媒派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手机银行|漫谈金融产品数据可视化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