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王|恪守本分、明哲保身—一生无虞的最牛皇叔:大明襄王朱瞻墡( 三 )
英宗返回大明后,襄王出于对侄子的关心,同时也是为了景泰帝的声誉着想,向景泰帝上疏请求他能够善待太上皇(英宗),每月定期率群臣到南宫朝见太上皇,向太上皇问安,以为天下臣民表率:“宜旦夕省膳问安,率群臣朔望见,勿忘恭顺” 。景泰帝虽然虽然对于叔父的建议不以为然,但也知道他的忠直关怀之心,所以更加尊重襄王 。
文章图片
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在不断暗示并许以重大利益后,内阁辅臣们终于公开支持景泰帝将皇太子朱见深改封为沂王,立亲子朱见济为皇太子,景泰帝心心念念的易储之事终于心想事成 。但费尽心机的景泰帝没有想到,景泰四年(1453年)十一月,皇太子朱见济只当了不到两年的大明储君,就因为患病不治而夭折了 。
景泰帝只有朱见济一个独子,而自景泰五年至景泰七年(1454-1456年),他迟迟没有再生出儿子,所以“复储之议”一直不断,群臣纷纷上书,要求重立太子 。但是景泰帝坚决不同意再立储,将臣子们的奏章一律留中不发,寄希望于自己再生出儿子,继承皇位 。
越是急于生出儿子,越是不能如愿,景泰五年以后,后宫嫔妃没有一个受孕生子 。这样的情况使景泰帝更加焦虑,急于求成,同时繁琐的政事也损害了景泰帝的身体,在这些内外因素的压力下,景泰七年(1456年)十二月,景泰帝终于不能再坚持,“御体违和”,病情沉重,而且到了不能起榻的地步 。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病重不堪,没有出席正旦礼,正月十四内阁朝议时,皇帝依旧缺席 。辅臣们知道皇帝即将不起,于是便在朝会中讨论“立储”之事,其中意见纷纷攘攘,各不统一,有复立沂王(前太子朱见深)、有另择宗藩、有缓议,终不能达成一致 。阁臣们最后只得以“早择元良、以定国本”的名义向景泰帝上疏,请求皇帝决断 。
可即使是病入膏肓,景泰帝也怎么也不肯主动立储,那样就意味着把皇位还给兄长一系(宣宗只有英宗和景泰帝两个儿子,按照宗法制度,无后的景泰帝只能把皇位还给兄长英宗及其后裔),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奇迹般地痊愈,并继续呆在至高无上的皇位上 。
由于皇帝的不配合,致使大明社稷不能确定法定继承人,而这一局面随着皇帝即将驾崩还有恶化的趋势,朝臣们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
皇帝还想“再抢救一会儿”,可是有人已经等不及了:武清侯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张軏、司设监太监曹吉祥、太常卿许彬等一帮别有用心的臣子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相互勾结、并暗中联络孙太后取得她的首肯,于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晚发动“夺门之变”,将太上皇英宗接出南宫,在曹吉祥的接应下进入皇宫,于正月十七晨奉英宗登临奉天殿,宣布太上皇复辟,重归皇位,并改元天顺 。
文章图片
英宗复辟后,景泰帝被废为郕王,安置于西苑,而于谦、王文等景泰重臣则被逮捕下狱,然后被徐有贞、石亨等人安上了“欲立外藩、图谋作乱”的罪名、撺掇英宗杀害了他们,景泰帝也在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十九诡异地薨逝于西苑,死后被谥为“郕戾王”,以亲王礼安葬于西山 。
因为徐有贞、石亨诬陷于谦等人在景泰帝病重时有“迎立外藩”的图谋,而英宗并不知道内情,认为于谦就是想拥立襄王或者他的儿子入京继位,同时土木之变时也有襄王会入京继承大统的传言,所以对襄王这个嫡亲的叔父起了猜忌之心、心生怀疑,认为襄王有野心觊觎帝统,就命人彻查土木之变以来襄王和宫内交通往来的书信档案 。
推荐阅读
- 马云坑|被马云坑的最惨的明星,如今生活落魄,网友做人莫忘本分!
- 秦庄襄王|秦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但为秦国?所作?的贡献不容忽视
- 秦昭襄王|苦熬14年,仅当3天皇帝就驾崩,儿子在位短短3年,孙子是千古一帝
- 明星|被马云坑的最惨的明星,如今生活落魄,网友做人莫忘本分!
- 秦国公子稷简介 秦昭襄王简介[图]
- 魔兽世界日常英雄本都有哪些?进入这些副本分别需要什么?条件?(组图)
- 魔兽世界日常英雄本都有哪些?进入这些副本分别需要什么?条件?(图)
- 赵武灵王把秦昭襄王送回秦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组图)
- 什么是远交近攻战略?秦昭襄王为何会对此言听计从(图)
- 周襄王有过哪些功绩呢?他的谥号有什么含义?(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