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尔|中国互联网出海第1人和数字化 “特工” 徐昕泉

雷锋网按:从中国互联网企业90年代诞生起,无数个企业曾尝试出海,华为、阿里、腾讯、百度、猎豹、京东、乐视、抖音…但真正出海成功,自己私下里也心服体服的,中国就区区2家公司称得上成功2字,为什么这么难,从留学时期就投身这个行业的徐昕泉想了25年。
徐昕泉,1971年生,华为俄罗斯出海第一个海外招的员工,去的时候主管创建和执行销售与营销。2001年时,徐昕泉带领华为在俄罗斯实现了超1亿美元的销售收入,成为华为在海外“打下粮食”的第一个国家。后来荣升为华为荣耀首任总裁。2014年4月跳槽至京东任海外事业部总裁,2016年5月时,被贾跃亭邀至乐视任俄罗斯及东欧公司CEO。
▎莫斯科高尔基大街有50架坦克开进来了“读着心仪的大学,踩着愉快的步伐,我和几个同学在莫斯科的丹麦使馆拿到了人生第一个西欧旅游签证(当时丹麦第一次给中国人开放签证)。想到拿到丹麦旅游签证后,瑞典、芬兰、德国的旅游签证也可以顺利‘解锁’了,我们几个的眼神心照不宣地望向一个地方——但当我和同学买好票,在莫斯科普希金广场附近的俄国‘王府井’,高尔基大街(现特维尔大街)的一家麦当劳吃巨无霸,刚出门准备出发时,就听见街上一帮俄罗斯人熙熙攘攘地在叫着‘耻辱!耻辱!耻辱’!”。
徐昕泉很清楚的记得那天是1991年8月19号,高尔基大街上突然冲上来50辆以上的坦克,后面沿着大街越来越多,吓得徐昕泉一伙顾不上手里快出发的火车票赶紧蹿回到学校去听广播,才明白苏联发生政变了。当时徐昕泉一伙人的第一个想法,“是不是要赶紧跑,不知道打起来会怎样;第二个想法是,要是真打起来了,我们是不是借着手里去瑞典的火车票,直接去瑞典,然后不得不跟国家申报转去西方留学。”
乌拉尔|中国互联网出海第1人和数字化 “特工” 徐昕泉
文章插图
【 乌拉尔|中国互联网出海第1人和数字化 “特工” 徐昕泉】(图:高尔基大街,徐昕泉摄)
三天后,这场政变被戈尔巴乔夫镇压,直到1991年12月25号,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首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宣布苏联正式解体,以及70年的冷战彻底结束了。
而徐昕泉第一次感受到戈尔巴乔夫对他的‘蛛丝马迹’的影响是2年前。1989年9月,徐昕泉以黑龙江状元的身份考到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机工程专业,距离戈尔巴乔夫5月访华一年零6个月后,国家教委安排20多人公派出国到苏联留,清华有5个,到苏联最著名的理工科大学,包括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学习。这些学生里,一半是全国各地的理科省状元。
当时公派的初衷,国家教委和清华考虑,中苏虽断交那么多年,但是已经开始恢复关系。作为当时被国家押注的复交备胎计划,国家为每个学生提供70万的留学“巨款”。就这样抱着一种既光荣又复杂的心情,背包里装着家人塞的鼓鼓的盐、肥皂和糖(当时家人听闻俄罗斯轻工业不好),徐昕泉踏上了北京去莫斯科的航班。
不过下了飞机,被接到中国大使馆,才知道生活的不确定性才刚刚开始,大使馆的教育处参赞告诉他们,现在他们到达俄罗斯的时间有点晚,受国内当时动乱的影响,本该9月出发的他们延迟到11月抵达,就只能先尽量争取哪个学校好就去哪里先读,到了比较核心的学校和专业,那里如果有值得祖国学习的资料,能复印的就复印,能手抄的就手抄,抄不了的就脑子背下来,当时徐昕泉脊梁一僵,郑重体会到了“公派”二字的意义。
交代完后徐昕泉和其他几个留学生从莫斯科坐了3天半的火车来到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边的城市,读了半年的预科,之后徐昕泉入学到圣彼得堡加里宁工学院(现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正式读大一,学电机专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