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差矣斋将躬举藉,岂宜卜慽更怀予—乾隆帝诸子的最终结局( 二 )
皇三子循郡王永璋:永璋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五月二十五出生于皇宫西二所(重华宫),生母是宝亲王侍妾格格苏氏(汉人,追赠纯惠皇贵妃) 。和大哥永璜一样,因为乾隆帝嫡长子永琏的存在,和母族的缘故,永璋整个青少年时期都显得默默无闻,在皇宫之中没有任何影响力,不受皇父乾隆帝所重视,只不过以皇子得身份享受礼制内应得的待遇,按部就班地成长、进学、生活,仅此而已 。
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永璋的嫡母、皇后富察氏因为接连失去儿子导致身心大大受损,在随乾隆帝南巡途中半道病重不治,薨逝于山东德州 。而在中断了南巡,带着皇后灵柩返京时,因为失去了嫡妻而情绪悲切痛苦的乾隆帝性情扭曲,甚至不可理喻,对于前来迎驾的皇长子永璜、皇三子永璋大发雷霆,认为二人在迎接仪式上的态度全部都是假装出来的,心中必定暗暗窃喜,认为嫡母去世,而永琏、永琮两个兄弟也不在了,自己肯定会有机会入继大统,所以对于嫡母的薨逝冷漠淡然 。
文章图片
在乾隆帝的狭隘暴戾扭曲心态揣度之下,永璜、永璋二人在迎灵仪式上的淡漠态度是“毫无人子之道、悖逆不孝”,越看越使人厌恶 。盛怒之下的乾隆帝甚至要抽侍卫的腰刀当场格杀二人,吓得两个庶子魂飞魄散、战栗不已 。在被大臣们拼死劝阻之后,乾隆帝尚余怒未消,恨恨地对天发誓说“此二人断不可承袭大统!”把永璜、永璋二人的继承权予以剥夺,表示父子恩断义绝 。
莫名其妙的飞来横祸使得皇长子永璜惊吓成疾,两年后就在惶恐、落寞之中去世了 。而当年只有十三岁的永璋也在皇父的怒斥之下一蹶不振,郁郁寡欢,还没有真正成年就早早地哀衰落寞,再也没有了青年应有的风华和朝气 。虽然在长子去世后乾隆帝心中对当年苛责迁怒两个庶子之事多少有些内疚和后悔,但是公开发的誓已经不可更改,他再也不能像无事一样继续重用乃至刻意去培养永璋,只能黯然地放弃了这个无辜的儿子 。
不过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帝将堂姐和硕淑慎公主(即康熙帝废太子胤礽次女)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立为皇三子嫡福晋,和永璋成亲,并赐予大量妆奁作为婚典用度,这也算是在某些方面稍稍补偿了一下永璋吧 。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七月,在无声无息地活到了二十五岁时,永璋因病在皇宫阿哥所内去世 。去世前,乾隆帝曾经到其居所视疾,叹息不已 。永璋去世后,乾隆帝追封其为“多罗循郡王”,并将其安葬于皇长子永璜位于密云的陵寝内 。
永璋的独子早夭,为了延续循郡王世系传承,乾隆帝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把第十一子永瑆之子绵懿过继给永璋,袭固山贝子,之后晋封为循郡王 。绵懿之子奕经,在鸦片战争中有过出场 。
皇四子履郡王永珹:乾隆四年(1739年)正月,乾隆帝第四子出生于紫禁城,这是乾隆帝登基后所诞育的第一个皇子,其生母为嘉嫔金氏(淑嘉皇贵妃),金氏的祖上是从朝鲜归附而来的 。乾隆帝为这个儿子起名为“永珹” 。
因为永珹生母金氏的祖上是从朝鲜而来,在清初的时候才归附,一直是内务府正黄旗包衣身份,所以永珹在宫中的地位不高,没有得到过乾隆帝的青睐,普普通通一个皇子而已 。而他的生母金氏,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时候晋封为嘉贵妃,并获准抬旗,金氏家族才不再从属包衣籍 。因为金氏的身份比较低下,所以她所生的四个皇子(除了永珹外,金氏还生了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以及早夭的皇九子)在和其他皇子竞争储位时,天然地居于劣势地位 。
推荐阅读
- 乾隆|乾隆皇帝“真容”长啥样?一外国画师偷偷画下,网友:大相径庭
- 孝贤纯皇后|乾隆原配孝贤纯皇后,可以说是白月光,却不能说是真爱
- 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即位时真那么顺利吗?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形势
- 福康安|福康安隐藏二百多年的身世最终被揭晓!专家:正如乾隆所说
- 乾隆|乾隆的儿子为何最难当?后世揭开真相,难怪史书不敢记载
- 太上皇|乾隆退位后当太上皇当得怎么样?他在三年太上皇时期都干了什么?
- 愉贵妃|她陪了乾隆65年,79岁高龄还被“翻牌子”,生下了清朝绝代阿哥
- 乾隆|乾隆追封的唯一皇后,辛者库之奴,诞下大清天子,去世后葬于帝陵
- 乾隆|中国历史上的“最热夏天”,曾出现在乾隆八年,热到了啥程度
- 乾隆|乾隆在退位后又当了3年太上皇,在当太上皇期间都干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