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差矣斋将躬举藉,岂宜卜慽更怀予—乾隆帝诸子的最终结局( 五 )
可惜,永瑢晋封亲王后不到一年,就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五月不幸患病去世了,时年四十八岁 。而此时,距离乾隆帝的八旬万寿,只差了一百天的时间 。原本这场盛大的庆典,乾隆帝还是准备交给办事熟练、操持得力的永瑢来总管执行的,可永瑢再也不能为皇父继续效力了 。在当年八月乾隆帝八旬万寿庆典的时候,不知道乾隆帝会不会想起这个已经去世了的精明能干、文才优异的儿子,乃至为此唏嘘感慨呢?
文章图片
永瑢去世后,第五子绵庆降等承袭了多罗质郡王爵位,绵庆的儿子贝勒奕绮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去世后,因为没有儿子,所以永瑢的嫡系血脉断绝 。道光帝将永瑢的四哥、履郡王永珹的嗣孙奕纶(承继永珹独子绵惠之嗣,实际上是永瑢十一弟成亲王永瑆之孙)第十一子载华过继给奕绮为嗣子,以承永瑢、绵庆、奕绮的身后之祀 。后来载华因事在同治四年(1865年)被革爵,退回原宗,同治帝以奕纶第九子载钢为奕绮的嗣子,代替载华主持永瑢、绵庆、奕绮身后祭祀 。载华的后裔以奉恩镇国公的世袭爵位,一直传承到清末 。
皇七子哲亲王永琮:乾隆十一年(1746年)四月初八佛诞日,乾隆帝的皇后富察氏再次诞育皇子,这是乾隆帝继早夭的皇次子永琏之后所得到的第二个嫡子 。时隔八年,乾隆帝再获嫡子,这让狂喜的他作诗庆贺,并宴请群臣,意在使举国同贺宗庙有继 。
之后,乾隆帝为嫡次子赐名为“永琮”,而“琮”是上古时代祭祀用的礼器,也有承继宗庙的含义,乾隆帝想要把永琮的名字放在鐍匣内,安置于正大光明匾后的意思显露无疑 。
乾隆十二年(1747年)四月初八,永琮满一周岁,乾隆帝便暗地里准备密建皇储,预定于当年冬至自己到天坛举行大祭之时,亲自向昊天上帝致祭祷告,正式把永琮密立为储君 。
就在乾隆帝筹备第二次秘密立储之时,不到两岁的储君人选、皇七子永琮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一月突然罹患天花,导致乾隆帝预定的冬至建储之事落空 。而永琮的病也越来越重,最后药石无效,于乾隆十二年除夕(阳历是1748年1月)重蹈乃兄端慧太子永琏的覆辙,病重夭折 。
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乾隆帝第二次遭遇了嫡子夭折的打击后,在无尽的悲恸中发布谕旨,说明自己早已内定永琮为嗣君人选,只因时间仓促、同时永琮突然患病夭亡,所以才没有正式建储 。但永琮是皇后所出嫡次子,聪慧端敏,身份贵重,其葬礼典仪应高于前朝(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夭亡的皇子 。同时,乾隆帝下诏追赠永琮为“悼敏皇子”,(皇子夭折后追赐谥号,在清朝极为罕见),并将永琮安葬于其兄永琏的朱华山皇太子陵 。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永琮去世五十一年后,其十五弟、嘉庆帝颙琰追封七哥永琮为和硕哲亲王 。
皇八子仪亲王永璇:永璇和四哥永珹、十一弟永瑆同母,都是淑嘉皇贵妃金氏所生(永璇出生时,金氏尚为嘉妃),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七月 。和四哥永珹被排除在嗣君人选之外的理由一样,永璇因为生母金氏的家族朝鲜内附、包衣出身的身份而被皇父乾隆帝所轻视,即使是两位嫡子身份的兄长永琏、永琮先后夭折,四哥永珹、六哥永瑢又先后出继宗室长辈,五哥永琪英年早逝后,身为皇八子的永璇已经是乾隆帝在世儿子中行辈最长者,他也从未被乾隆帝所关注过,储君这个位置,早早就和永璇无缘 。
文章图片
其实,除了母族的出身以外,永璇为人方面也有很大问题:他成年后举止轻浮,行事毛躁,性格孤傲乖戾,和诸兄弟的关系比较疏远,平常的人缘也差,乾隆帝觉得他的所作所为不是储君的应有的气度,江山社稷怎可能交给这样轻浮浪荡浅薄之人手中 。再者,永璇自幼就有腿疾,不便于行走,形象上也差 。这些性格和生理上的缺陷才是永璇被最终乾隆帝放弃的重要原因 。
推荐阅读
- 乾隆|乾隆皇帝“真容”长啥样?一外国画师偷偷画下,网友:大相径庭
- 孝贤纯皇后|乾隆原配孝贤纯皇后,可以说是白月光,却不能说是真爱
- 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即位时真那么顺利吗?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形势
- 福康安|福康安隐藏二百多年的身世最终被揭晓!专家:正如乾隆所说
- 乾隆|乾隆的儿子为何最难当?后世揭开真相,难怪史书不敢记载
- 太上皇|乾隆退位后当太上皇当得怎么样?他在三年太上皇时期都干了什么?
- 愉贵妃|她陪了乾隆65年,79岁高龄还被“翻牌子”,生下了清朝绝代阿哥
- 乾隆|乾隆追封的唯一皇后,辛者库之奴,诞下大清天子,去世后葬于帝陵
- 乾隆|中国历史上的“最热夏天”,曾出现在乾隆八年,热到了啥程度
- 乾隆|乾隆在退位后又当了3年太上皇,在当太上皇期间都干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