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夫差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没有灭掉越国的原因是什么-趣历史网[图]( 三 )
乃使人告于吴王曰:“天以吴土赐越,句践不敢弗受 。殹民生不仍,王其毋死 。民生地上,寓也,其与几何?不榖其将王于甬句东,夫妇三百,唯王所安,以屈尽王年 。”
显然,《越公其事》颠覆了传统记忆,那么与传世文献相比,两者谁更为可信呢?
文章图片
传世文献中,勾践有三个特征:一是强调勾践忍辱负重,二是善于阴谋,三是背信弃义 。尤其是勾践携妻入吴侍奉夫差,灭吴之后迫不及待要杀夫差(吴越春秋记载)等,塑造了一个善于隐忍、阴险毒辣、穷凶极恶、背信弃义的小人形象 。但作为一个大国之君,之后还曾北上争霸的勾践,勾践的所作所为只能让人不可思议 。
可见,不能说《越公其事》一定就是真相,但至少比包括《史记》在内的传世文献更符合时代逻辑 。因此,《越公其事》上描述的夫差事迹,应该也是更让人相信 。
至于传世文献为何将夫差、勾践形象扭曲,原因很简单,就是文人为了警醒君王,不能学夫差的昏聩与放松警惕,因为敌人都是穷凶极恶阴险毒辣,一旦放松就会亡国,一旦亡国就会被杀 。因此,古史中的夫差与勾践争斗,就犹如一部精彩的小说,阴谋诡计层出不穷,情节跌宕起伏 。
司马迁著史时,还能尽量客观,所以《史记》还不算夸张,但如《国语》之《吴语》和《越语》、《吴越春秋》等记载,简直就是一部历史同人改编小说 。其实,诸子百家兴起之后,文人篡改经典以实现政治抱负的现象层出不穷,比如传世《道德经》中的“法古”,考古发现原版是《法今》,篡改一个字,意思大不同,法今是法家基础,法古是儒家基础 。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古人著史并非没有私心,真正恪守客观态度、摈弃主观立场的史家极为稀缺,即便司马迁,也曾在《史记》中贬低卫青霍去病而过度褒扬李广,因此想要认识历史人物,就必须综合多家史料典籍研究,否则就容易偏听偏信、以偏概全 。
综合《越公其事》可见,夫差固然是亡国之君,但至少在与勾践的这一次交锋之中,夫差并未做错什么,也不能说他错失天赐良机,时势使然也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阅读
- 实体店|谣言:马云妻子训斥雷军一小时!侧面看出马云是个怎样的人?
- 马斯克|教一亿人学中文是个好生意吗?
- 用户群|拼多多拼单返现20元可提现是个坑,运营逻辑何时崩塌?
- 元宇宙到底是个啥?|二维夜话 | 宇宙
- 恶作剧|标榜数字唯一的 NFT 也有「海盗湾」?这可能是个恶作剧
- 大场面|双十一购物节仍有烂尾问题,套路依旧很多欧莱雅事件不是个例
- 月活|元宇宙是个啥还没搞懂,这个App靠卖课先赚它一百万
- 怒怼|欧莱雅客服怒怼消费者,李佳琦最低价就是最低?他也就是个打工的
- 李佳琦|“全年最大力度”直播翻车?欧莱雅:李佳琦就是个打工人吧
- pets|QQ宠物重出江湖?可惜只是个美丽的误会